Newswire International

消费升级带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 粮食消费已从生活消费向品牌消费转变   □ 产业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等趋势明显   □ 加速推动粮企“走出去”,培育国际大粮商   如今,走进大大小小的粮油批发市场、超市,或者登录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各种品牌的粮油产品琳琅满目,能够满足不同层级消费者的需求。   为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粮油产品供给质量和流通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粮油产品需求,促进粮食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粮食消费升级已经成为推动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军认为,当前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阶段。我国有着近14亿人口的规模庞大的消费市场,收入增长提升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促进了消费结构升级,粮食消费已经从生活消费向品牌消费转变。   然而,粮食供给能力和水平与不断扩张和升级的消费需求不匹配,导致需求潜力和消费潜力得不到完全释放。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把优质粮食工程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总投资750多亿元,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质检体系和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通过提品质、增品种、创品牌,着力增加优质产品供给,粮食产业逐渐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趋势明显。   虽然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应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粮食产业经济仍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粮食产业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比较突出,粮食品质总体不高,优质特色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偏少,有效供给仍然不足,亟待进一步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释放需求和消费潜力。   李军认为,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促进粮食产业和消费“双升级”。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粮食精深加工,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   相统一。要以优质粮食工程作为抓手,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文章,推动粮食产业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当前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制约因素:粮食产业经营主体数量多、经营规模小、竞争力弱,创新能力不足,靠“吃政策饭”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高和科技人才不强,导致产业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产业政策不完善,优质优价的粮食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金融支持力度仍需加强,税收优惠政策仍需要完善,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等。   “要积极顺应和把握消费升级大趋势,改变体制机制不完善导致产业转型升级不到位的情况,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满足并创造消费需求,推动粮食产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激活粮食产业增长内生动力,为粮食产业发展注入更持久、更强劲的动力。”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主任涂圣伟说。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需充分用好国际市场和资源。过去我国粮食供给有很强的内生性,主要是立足国内解决粮食供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适度进口”已经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积极推动粮食企业“走出去”,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国际大粮商,增强我国对全球粮食产业链的掌控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慧)

河北加快布局数字经济 动能转换“新”中有“数

  近日,河北固安产业新城再传创新捷报: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成功开发出发光波长达到460纳米的深蓝光新材料,实现相同色度下,业界最高发光效率。   “我们采用热活化敏化荧光技术,开发出了这种新材料。”固安鼎材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任雪艳介绍,该项产品技术有望极大改善OLED显示面板的性能,为新一代OLED显示技术提供材料基础,推动解决国内显示材料研发“老大难”问题。   记者了解到,作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之一,截至2019年底,固安新型显示产业基地拥有维信诺(固安)、京东方(河北)等高新技术企业8家,201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6亿元。目前,固安产业新城汇集了30多家新型显示产业企业,新型显示产业类项目总投资超过了300亿元。   固安新型显示产业的崛起是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缩影。2018年以来,河北省在全省范围内实施科技创新、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主体加快发展,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加速形成。   河北省在改善地方科研基础条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数据显示,2019年,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同时,河北创新主体数量猛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000家以上,总数突破7000家,是3年前的3.5倍。   目前,河北省的大数据物联网、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十大新兴产业正加速成长,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等六大工程有力推进,氢能、太赫兹、超材料等未来产业加紧布局。特别是随着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市的举办,众多业内人士对数字经济在河北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中的作用寄予厚望。   “我们将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河北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表示,将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18年,河北省数字经济规模为10452亿元,占GDP比重扩大到29%。   2019年,河北省密集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5G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布局发展数字经济。在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河北签约项目约150个,总金额超过1500亿元。   在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超男看来,数字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早在10年前,周超男就在河北廊坊市投资建设了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目前,这个项目已建成22.5万平方米的高等级数据中心和33万平方米的京津冀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成为了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布局中的重要节点。   河北省数字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已形成石家庄、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5个大数据产业基地和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智慧城市、数字社区、智能工厂建设涌现出一批亮点,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河北省省长许勤介绍,在数字产业化方面,河北将加快发展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5G、智能显示、通信装备、集成电路等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加力、跨越发展;在产业数字化方面,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互联网+、人工智能+、5G+赋能行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发明 宋美倩)

2020年物价不存在全面上涨基础

尽管2019年物价涨幅调控面临多重困难和压力,但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实施,国内物价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专家认为,下一阶段应加强市场运行分析、趋势研判和预测预警,做好重要时段重点商品供给保障,努力实现物价平稳运行,为宏观调控提供有利空间。2020年,宏观政策将以稳为主,在扩需求、稳增长、稳就业上发挥更大作用,物价有望保持平稳运行——   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12月份CPI同比上涨4.5%,同比涨幅与上个月持平;PPI同比下跌0.5%,环比持平。   从2019年全年看,CPI同比上涨2.9%,顺利完成2019年年初确定的“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的预期调控目标;PPI同比由2018年上涨3.5%转为下跌0.3%。   专家表示,尽管2019年物价涨幅调控面临多重困难,但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国内物价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下一阶段,应加强市场运行分析、趋势研判和预测预警,做好重要时段重点商品供给保障,努力实现物价平稳运行,为宏观调控提供有利空间。   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回落   2019年,受部分食品价格结构性上涨影响,CPI同比涨幅由年初1.5%逐月走高,11月份和12月份涨幅均为4.5%。不过,CPI全年同比涨幅为2.9%,符合全年CPI同比涨幅3%左右的调控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12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4%,涨幅与上月相同,表明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沈赟表示,1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7.4%,涨幅回落1.7个百分点,仍是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约影响CPI涨幅3.43个百分点。   在食品中,鲜果价格同比下降8.0%,降幅扩大1.2个百分点。牛肉、羊肉、鸡肉、鸭肉和鸡蛋价格同比涨幅在7.3%至20.4%之间,均有不同程度回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97.0%,涨幅回落13.2个百分点。   12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其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衣着价格分别上涨2.1%、1.8%和0.8%,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7%。   从环比看,12月份,CPI环比由上月上涨0.4%转为持平。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1.8%转为下降0.4%,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   在食品中,随着生猪生产出现积极变化,中央和地方储备猪肉陆续投放,进口量有所增加,猪肉供给紧张状况进一步缓解,价格由上月环比上涨3.8%转为下降5.6%,影响CPI下降约0.27个百分点。在猪肉价格下降的影响下,牛肉和羊肉价格环比涨幅分别由2.8%和1.3%回落至0.1%和0.2%,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由上涨4.3%和3.6%转为下降4.9%和1.9%。鸡蛋供应充足,价格下降5.5%,降幅扩大4.8个百分点。   在非食品中,受调价影响,液化石油气价格环比上涨4.0%,汽油和柴油价格均环比上涨1.4%。   “推动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猪肉价格上升,2019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导致CPI新涨价因素持续走高,推动CPI处于较高水平。”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说。   在PPI方面,12月份PPI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2%,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3%,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下降0.1%转为持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涨0.3%转为下降0.2%。   猪肉供给有保障   从2019年各月份CPI看,食品价格结构性上涨,特别是猪肉价格明显上涨,是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的重要因素。   2019年以来,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猪肉市场供应略有偏紧,导致价格稳步上涨。为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市场保供稳价措施。   据介绍,根据中央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出台了一系列生猪稳产保供政策措施。例如,调整绿色通道政策,继续实施贷款贴息,缩短非洲猪瘟扑杀补助发放时间等。其中,冻猪肉储备是国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主要抓手之一。2019年3月份,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启动,地方收储同时开展。一定规模的冻猪肉储备,为开展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中秋国庆期间,中央分3批合计投放3万吨中央储备,部分地方也组织进行了投放。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不久前中央又组织投放5批中央储备,合计约13万吨。全国大多数省份及主要城市也结合当地市场形势,联动进行了投放。   通过上下联动密集投放冻猪肉储备,增加了猪肉市场供应,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维持了猪肉市场价格相对平稳运行。最近一个多月来,36个大中城市超市集贸市场猪肉(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保持稳定。...

迎花市 花农忙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耿旭静、董业衡 通讯员舒霞) 今年的迎春花市将至,南沙本地的花农也正忙着种植、销售今年的年花年桔,迎来一年辛勤劳动的收获。记者了解到,今年的年桔田间收购价格较往年有所上涨,而菊花等常见的年花价格则变动不大。除了在本地销售外,南沙产的年桔还卖到了珠三角各地。目前,花农们完成了辛苦的培育种植工作,正焦急地等着各个迎春花市开放,让自己种植的年桔年花走向千家万户。 在大岗镇东流村内,一片摆放满了菊花盆栽的田地成了周围的亮丽风景。东流村村民周伯在村里种了十几年的菊花,主要在大岗迎春花市的档位内零售卖出。“今年我在大岗花市拍到了3个档位,用来卖自己种的菊花。”周伯告诉记者,今年的菊花等年花价格变动不大,但由于他是零售卖出,具体价格还是要等到花市开市才能最终确定。 “我是从中秋之后开始种植菊花,今年秋冬雨水稀少,同时阳光充足,我们地里的有些菊花提前开花了,对我们花农来说是个麻烦,但是幸好大岗迎春花市过几天就开放了,我们可以立刻拿过去卖掉。”周伯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