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基础坚实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标志着我国向高收入国家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发达国家人均GDP一般在3万美元以上。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增长6.1%;城镇新增就业连续7年超过130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总体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在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9日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孟玮说。   孟玮表示,2019年以来,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会上,孟玮就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热点话题回应了社会关切。   向高收入国家迈出坚实一步   201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如何客观评价这一数据的变化?   “这个数据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标志着我国向高收入国家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孟玮表示,这是我国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孟玮同时指出,发达国家人均GDP一般在3万美元以上,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前进道路上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定信心、不懈奋斗。   刚刚公布的2019年12月份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呈现出积极变化。从生产增速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也有所回升;从市场需求看,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2.7%,较上月加快10.7个百分点……   “这些积极变化是一系列政策效应的结果,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孟玮表示,当前国内外环境和形势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从2020年发展趋势看,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基础依然坚实、有利条件依然较多。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2019年,我国一些重大领域项目投资取得了良好进展。据统计,2019年全年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57个,总投资13292亿元。   “上述项目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能源、高技术和水利等领域。其中,交通运输项目37个、能源项目34个、高技术项目22个、水利项目15个。”孟玮举例道,比如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的河北新天唐山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外输管线项目(曹妃甸—宝坻段),建成后将与中俄东线、陕京线等国家干线管道以及河北省天然气管网实现联通,对保障区域天然气供气安全,改善大气环境,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要求,聚焦产业升级、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扎实推进落实补短板、稳投资各项重点任务。   “具体来看,就是要做好5个‘着力’,即着力抓好储备项目、着力推进项目实施、着力用好专项债券、着力深化相关改革、着力激发民间投资。”孟玮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以储备实施一批补短板重大项目为重点,督促地方加大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力度,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同时进一步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集中力量加大对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的投入力度。   据透露,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高等级公路规划建设,重大水利工程以及城镇老旧小区和配套基础设施改造等,将是今年投资的重点领域,并将在今年形成实物工作量。   为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以《政府投资条例》实施为契机,深化投资审批制度,强化项目决策与用地规划落实协同,推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一网通办”,同时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加快发行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此外,我们还将推动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完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规范推广PPP模式,加强投融资合作,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孟玮说。   确保节日市场供应稳定   临近春节,全国猪肉消费即将进入高峰期,如何保障春节期间猪肉稳定供应和肉价平稳运行?...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政法机关要着力提高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这一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政法工作取得的成绩,明确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为做好新时代政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政法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各级政法机关依法保障和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依法改判一批涉产权冤错案件,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春雷”行动,提出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公共法律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促一方发展,就要保一方平安。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都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2019年,全国共打掉涉黑犯罪组织2949个、涉恶犯罪集团9536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云南昆明孙小果案、湖南怀化操场埋尸案等一批大案要案,向全社会宣告:坚决同黑恶势力斗争到底。2019年,全国刑事立案下降4.1%,八类严重暴力案件下降10.3%,涉枪案件下降34.6%;“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圆满收官;开通欠薪求助绿色通道,让农民工不再“忧薪”……一系列亮眼的“成绩单”,既是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的“指标”,又见证了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坚实步伐。   “法者,天下之仪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制度保障。   发扬斗争精神,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就是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既要全面推进,以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又要突出重点,坚定立足点、把稳着力点、找准切入点,增强制度意识、强化制度建设,加快推进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队伍,更好肩负起时代重任。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站在历史节点,全国政法战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思路,做好对各类风险源的防控化解,主动创稳、源头维稳、制度建稳,提高稳定的层次和水平,就能够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功能作用,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作者:于中谷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着力提高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

  1月17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政法机关要发扬斗争精神,着力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在全国政法战线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为做好政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甘肃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焯表示,这是新形势下推进社会治理新的动员令,也为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平安甘肃建设指明了方向。去年甘肃省已开展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要对标对表中央要求,乘势而上,实现新突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广东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春生表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提升做好政法公安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极大地增强了做好新一年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坚决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之仗。今年将以电信网络新型犯罪为主攻方向,组织开展声势大、层次深、效果实的集群打击战役,持续擦亮广东‘飓风’打击品牌,有效遏制新型犯罪高发势头。”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认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之治”的支撑点,既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唯有总结好社会治理的有益经验,增强制度意识,树立法治权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健全和完善社会治理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制度,维护制度权威,才能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陕西省榆林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胡立平表示,2020年,榆林市两级检察机关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榆林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驾护航,依法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案件质效,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针对榆林地区煤汽油等资源充沛的特点,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助力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方法路径。”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樊连忠说,具体到司法行政系统,就是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枫桥经验”城市版,进一步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中的重大风险,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队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蒋惠岭表示,伟大的事业,要靠人推进;完善的制度,要靠人执行。政法队伍是一支政治可靠、人民信任、工作胜任的队伍,承担着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不仅专业知识精,而且业务能力强。   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分党组成员、专职党务干部(廉政监察员)何能高表示,身处巡回法庭工作岗位,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积极探索“互联网+巡回特点+党建工作+队伍管理+审判工作”的党建新模式,从严抓好巡回法庭的队伍管理,加大法纪教育力度,严格公正文明司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万祥)

无人驾驶电动集卡实现整船作业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讯 记者武自然 商瑞报道:近日,在天津港集装箱码头,25台无人驾驶电动集卡满载集装箱驶向靠泊在码头边的中谷广州号货轮。同时,码头边岸桥同步启动,稳稳地将运抵的集装箱吊装上船。整个过程全部由操作系统智能控制。这是无人驾驶电动集卡在全球首次实现整船作业。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堆场是全球首个在传统人工码头上,通过智能技术改造而成的自动化集装箱堆场。无人驾驶电动集卡与自动导航车相比,具有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等优势,而且无需对港口基建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能够有效提高港口自动化水平和作业效率。

扶贫“慢火车” 开通致富路

  底图:扶贫“慢火车”穿行在湘渝黔武陵山区,成为帮助当地脱贫致富的主要交通工具。   在我们快步迈进高铁时代的今天,在湖南西部山区,仍有4趟没有空调、没有餐车、没有卧铺的绿皮“慢火车”,每天载着沿线群众穿行在脱贫攻坚武陵山片区。“慢火车”停靠途经的每个县乡小站,为沿线的菜农、果农、居民、铁路职工和学生提供交通服务,又因票价便宜,被誉为“扶贫公益慢火车”。   今年春运期间,为方便沿线村镇群众出行,在焦柳线、渝怀线和沪昆线铁路上,广铁集团开行的怀化至重庆梅江7272/7271次、怀化至澧县7266/7267次、怀化至塘豹7269/7270次列车均不停运,每站必停。寒来暑往,几趟“扶贫公益慢火车”已经相继运行了几十年,票价最低1元,一直没有涨过价。   “慢火车”几十年如一日运行在湘渝黔武陵山区,这里沿线聚居着苗、侗、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贫困程度深,是国家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为方便沿线百姓人、货往来方便,列车允许乘客肩挑背扛大量山货乘车,更有不少学子靠乘坐慢火车,走完求学之路。扶贫“慢火车”已成为山区困难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路。   多年来,列车值乘单位广铁集团长沙客运段将“慢火车”作为“精准扶贫、铁路先行”的主阵地,引导职工内鼓干劲,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安全正点;外树形象,加大宣传,传递公益正能量。   扶贫列车上的列车员常年与沿线各族群众打交道,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针对沿线老百姓实际需求,在保证列车安全的情况下,列车适度开放交易“微市场”,允许在公平原则下进行农副产品市场化交易,车班自购电子弹簧秤、一次性塑料袋等,必要时帮助旅客解决买卖双方的不时之需,为列车商品交易提供便利。针对沿线百姓挑担、背筐乘车等情况,列车加强与车站联系,对一些客流量较大、货物集中的车站,由列车长提前与车站进行联系,车班乘务组提前做好准备,开双边门,加强列车疏通,协助旅客安全乘降,确保安全正点。(湖南日报记者 郭立亮摄影报道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مبشر لقمان: اسلام آباد کی مقامی عدالت نے نیوز اینکر پرسن کی گرفتاری کا حکم دے دیا

اسلام آباد کی مقامی عدالت نے ایک مقدمے میں مسلسل عدم حاضری پر اینکر پرسن مبشر لقمان کے ناقابل ضمانت...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

  2019年,虽然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上升,但是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并保持基本稳定,汇率预期总体平稳。   在汇率弹性增强背景下,如何看待2020年的人民币汇率走势?企业等各类主体如何做好汇率风险管理?记者带您解读数据、述说变化——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7日讯(记者姚进)在17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介绍,2019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并保持基本稳定,汇率预期总体平稳。   据介绍,2019年我国外汇收支状况主要呈现出的特点有:银行结售汇小幅逆差,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呈现顺差;近期外汇市场供求状况逐步改善,跨境资金净流入增多;售汇率总体稳定,企业外汇融资保持平稳;结汇率稳中有升,市场主体持汇意愿有所减弱;银行远期结售汇呈现顺差以及外汇储备余额稳中有升等。   “2019年5月份以来,虽然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上升,但我国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银行结售汇数据呈现逐步改善的发展态势,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结售汇月均逆差分别为80亿美元、50亿美元和26亿美元,逆差规模不断收窄,12月份结售汇呈现顺差22亿美元。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情况看,由三季度的逆差287亿美元转为四季度顺差220亿美元。”王春英说。   王春英表示,2019年,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7%,低于近5年的平均水平。同时,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4%,高于近5年的平均水平。   “稳定、平衡、理性、有序”,王春英用这八个字来总结和评价2019年外汇市场形势。“稳定”主要表现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上保持基本稳定;“平衡”主要是指外汇市场供求呈现基本平衡;“理性”体现为外汇市场主体的跨境投融资和结售汇行为更加理性;“有序”主要是指外汇市场更加健康有序。   展望2020年外汇形势,王春英预计,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仍将“稳”字当头。从外部环境看,2020年依然存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脆弱性增强,国际政治也存在不稳定因素。“但中国经济基本面、政策基本面以及市场基本面仍会继续发挥稳定外汇市场的主导作用。”   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流入境内证券市场的外资越来越多,如何看待这一情况?王春英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总的来看,境内债券、股票市场吸引外资流入具有积极意义。比如,能够增加境内主体融资渠道,更加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为境外人民币提供有效投资机会,有利于增强人民币在境外的吸引力;丰富境内市场参与者主体,吸收有经验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国内市场。   “未来境外资本投资中国市场具有较大增长空间。”王春英说,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债市、股市规模在全球均位居第二位,但外资占比仍较低,未来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中国证券市场在债券收益率、股票估值方面具有较大吸引力。   谈及人民币汇率走势,王春英表示,未来,我国会继续坚持完善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继续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我国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接近100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6.1%,符合6%至6.5%的预期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突破1万美元的大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不仅为今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基础,而且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更加深远的积极影响。   从经济全球化时代潮流看,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不仅意味着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而且越来越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8年,全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人口规模近15亿人。随着总人口突破14亿的中国跻身这一行列,在全球约70亿人当中,将有近43%的人口达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万美元以上的水平。这一重大发展成果,既是中国的成就,更是人类的进步。   从中国自身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不仅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4万亿美元,与2018年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四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大体相当,稳居世界第二。进一步分析,还可发现,以往的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亦将带动经济社会结构面临重大转型。以产业结构为例,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引领特征将更加明显。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9.4%;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5.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工业生产持续发展基础上,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始终较快增长。凡此种种,都为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了更为积极有利的重要条件。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在看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重大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还要未雨绸缪,做好全盘谋划和工作部署。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缓,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国内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交织,做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聚焦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一方面,要敏锐洞察经济先行指标——采购经理指数(PMI)回暖迹象,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打赢三大攻坚战;另一方面,要坚持底线思维,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惟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才能圆满收官。(平 言)

戈壁深处有个“世外桃源

  在格尔木拖拉海沙漠地区有这样一处世外桃源,笔直的新疆杨、鲜艳的红枸杞、清香的中药材、整齐的大温棚,这就是黄河集团——青海芝润农林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沙漠造血计划”成功打造的苏弥山庄,青海首个中国农业公园这两年的发展令人惊叹。   “从推进沙化综合治理的初衷,到打造农林开发有机基地的实践;从寸草不生的荒漠戈壁,到草木苍翠的绿洲,苏弥山庄取得了‘沙漠造血计划’的初步成效。”黄河集团董事长黄应山说。   记者了解到,苏弥山庄防风固沙项目整体3万亩,分三期完成,预计总投资12亿元。现已完成一期万亩绿色全覆盖。经专家测评,植被整体成活率达到85%以上,整个工程种植乔、灌木等共用苗木383.4万株,成为格尔木市区、飞机场、周边公路铁路、胡杨林自然保护区的外围绿色天然屏障,真正起到了沙尘过滤器的作用。   “打造山庄并不难,难的是锁住风沙!”黄应山指着处在最西边的第一批新疆杨说:这些树已被风沙掩埋了60厘米至150厘米。枸杞被掩埋的只露出一半,最早种植在这里的蕨麻更是不见了踪迹。   难度虽大,却没阻挡住防风治沙的信心和决心。历时近4年时间,青海芝润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在这里打造出了集沙化治理、精准滴灌、土壤改良、现代农业、有机环保、植树造林、林下经济、中药材种植、花海果园、科普研发、观光采摘为一体的多功能中国农业公园。   作为融“荒漠化土地治理、农业双创园区、昆仑文化品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苏弥山庄主要以有特色的乔灌结合过滤式防风固沙的林下经济植物为景点,以以色列水肥一体化的高科技滴灌节能新农业为亮色,以有机枸杞种植、特色中药材及蕨麻产业等为示范,把沙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以沙地特色带动文旅康养的综合发展。   经专家评定,苏弥山庄已成为国家沙漠化综合治理的典范,成为农林、枸杞、加工、文旅、康养五业互补发展的新模式。   目前,苏弥山庄已完成防护林1060亩;有机枸杞种植6350亩、特色中草药种植1080亩,已通过欧盟和美国有机认证;有自动化温室大棚20座,种植藜麦、油菜等500亩。完成倒运土方835万立方米;完成万吨有机肥料厂、成品库、烘干房、保鲜库各一座;生产及居住建筑物1.6万平方米。胡杨展览厅、青少年教育基地、木楼观景台等10个景点已初步落成,为农林观光采摘一体化的综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沙漠造血计划”让生态、社会、经济效益齐头并进,成就了戈壁深处这片优美的“世外桃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玉宏 通讯员 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