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April 2020

高质量脱贫,“富民”之后还需“强县”

  从眼前看,剩余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从长远看,连续多年的精准扶贫,尽管解决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但一些贫困县发展的内生动力仍有待增强,“富民”之后还需想办法解决“强县”问题。在脱贫之后的“过渡期”内,除了要继续落实“四不摘”,对原贫困地区还需在“四帮扶”上继续发力   4月11日,吉林省8个贫困县全部实现摘帽。据悉,我国还剩7个省区最后52个贫困县将在2020年摘帽。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脱贫成绩巨大。不过,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仍需要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从眼前看,剩余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从长远看,连续多年的精准扶贫,尽管解决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但一些贫困县发展的内生动力仍有待增强,“富民”之后还需想办法解决“强县”问题。当前的贫困县摘帽标准,主要针对贫困发生率、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和群众认可度作出评估,对县域经济水平和发展能力没有明确要求。   从产业特点看,近年来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群众增收的主力军。目前,很多贫困县的扶贫产业是以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家庭手工作坊等为主的低税收、零税收产业,有的还需要予以财政补贴。   从后续投入看,近年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群众吃水难、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用电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基础设施维护、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特殊贫困人口政策兜底等方面还需要持续投入。这些支出项目,有的需群众自己负担,有的运营企业可以解决,有的靠上级财政统筹安排,但很多项目还需县级财政配套资金。   中央明确要求,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通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扶上马送一程。不过,要充分认识到,在“后扶贫时代”,原贫困县花钱的地方还很多,但“挣钱”的能力却不强。若要相关地区县级财政宽裕,既要围绕“节流”减负担,也要立足“开源”想办法。一方面,要在贫困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维护运营、兜底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完善多级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减轻县级财政压力;另一方面,要从优化县域产业格局、壮大县域实力等方面做文章,为县域经济强筋壮骨。   前不久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要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这既是对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也为贫困地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在脱贫之后的“过渡期”内,除了要继续落实“四不摘”之外,对原贫困地区还需在“四帮扶”上继续发力:   帮技术。贫困地区群众缺技术,产业更缺技术。因此,除了在劳动力技能培训上继续帮扶外,还可以将一些先进技术成果因地制宜引入贫困地区落地开花结果。一项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往往可以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甚至催生整个产业集群,将为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超级能量”。   帮产业。随着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昔日制约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劣势、交通短板已逐渐补上,同时自然资源、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优势也将日益凸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正逢其时。   帮理念。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除了客观因素,很多时候是因为理念不先进。东部发达地区在产业政策、营商环境、经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先进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愿教,还得一个愿学,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企业家若能真正将先进经验、理念学透学实,营造出优质的产业环境,何愁投资不来,产业不兴?   帮人才。经济实力的提升,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才这个核心竞争力。因此,贫困地区要营造优质的引才、育才、留才环境,一方面要自己努力培养本土人才,让他们能够才尽其能、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要引进外部人才,让他们能够才尽其用、建功立业。东部发达地区既要在挖走西部人才时“手下留情”,也要对优秀人才驰援西部时“高抬贵手”。

跨境电商加速打造外贸新格局

  由于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国传统外贸受到了严重冲击。但与此同时,跨境电商却释放出了巨大发展潜力,显示出其对外贸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近日,国务院决定新设46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上已经批准的59个,全国将拥有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经覆盖了30个省区市,从而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以来我国外贸面临多年未有之严峻挑战。但与此同时,跨境电商释放出了巨大发展潜力。1月份至2月份,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174亿元,同比增长36.7%。   “传统外贸受到疫情严重冲击,需要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独特优势,开展在线营销,实现在线交易,保订单、保市场、保份额,以新业态新模式助力外贸攻坚克难。”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表示。多位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充分显示了其对外贸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   线上优势突出   跨境电商是互联网时代发展最为迅速的贸易方式,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减少中间环节,解决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更多国家、企业、群体提供发展新机遇,这也体现了贸易的包容性发展。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传统线下渠道受阻,线上采购需求却不断增长,跨境电商优势得以发挥。   “疫情期间,跨境电商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渠道,充分显示了跨境电商作为新业态对外贸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张莉表示。   对防疫物资等海内外消费者急需产品来说,跨境电商平台提供了快速便捷购买渠道,实现了高效快速的全球供需匹配。“疫情发生之初,面对国内防疫物资严重不足,无论国内跨境电商企业,还是外资跨境电商企业,纷纷在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响应,有力协助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及线下园区,全力保障口岸防疫物资通过跨境电商进境,满足了社会需求。”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主任沈玉良表示。   张莉认为,跨境电商企业近年来形成的集采渠道优势在进出口物资采购、端到端配送等方面得到了有力发挥,开创了防疫物资“全球集采——定点直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跨境电商提升了我国外贸的全球供应链集采能力。   “跨境电商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新模式,在疫情期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魏浩表示,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市场需求明显萎缩,我国企业原有出口订单短期内被大量取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部分企业出口开始从线下转向线上,纷纷从事跨境电商出口,一方面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积极寻找新的企业客户;另一方面直接开展零售业务,有效开辟了新业务、新市场。   “跨境电商物流和海外仓成为了‘稳外贸’重要支撑。”张莉说,此次疫情对物流配送形成了直接挑战,我国跨境电商物流企业通过包机、海外仓存储发货等多种方式,保证了跨境电商货品及时送达。   综合试验区扩围   疫情发展并未影响我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再次扩围。4月7日,国务院决定新设46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上已经批准的59个,全国将拥有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经覆盖了30个省区市,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   张莉表示,此次扩围一方面是支持各地的积极申报愿望,提升各地对跨境电商发展积极性;另一方面表明国家对跨境电商这一外贸新业态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这也进一步说明,此前的跨境电商试验取得了积极效果,可以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和更宽领域开展创新。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达1862.1亿元,是2015年的5倍,年均增速为49.5%。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外贸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同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主要平台,对于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沈玉良表示。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成为创新创业新高地。各综试区设立“创客小镇”“众创空间”等各类孵化基地、平台共37个,2019年新增跨境电商企业超6000家。截至目前,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企业品牌已经超过3000个,综试区企业已建设海外仓超过1200个。   魏浩表示,通过跨境电商的区域扩大效应和企业数量增加效应,弥补了疫情给传统贸易模式造成的不利冲击,成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新动能,有利于我国外贸稳定发展。   “建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目的,在于鼓励更多地方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张莉认为,从这个角度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谈不上建多了,反而是多多益善。增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就是要通过加强各综试区的体系建设、平台建设、特色建设,支持跨境电商综试区企业汇集境内境外流通要素,引导企业重新配置、整合、提升渠道资源,根据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从供应链、价值链和资源链上构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形成各综试区规范发展、创新发展的局面,带动中国跨境电商持续创新,走向高质量发展,从而为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打通发展瓶颈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规模快速扩大,成为贸易增长突出亮点。跨境电商发展推动了传统外贸企业“触网上线”,同时也促使国内电商平台开始通过投资并购、自建平台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清除健康码通行“堵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省份推出了本地健康码,但由于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共享等原因,给人员跨地区流动带来了不便。随着复工复产持续推进,特别是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各地健康码可实现转换和互认,目前绝大部分地区已做到“一码通行”。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健康码互认中仍存在某些“堵点”和“断点”。   比如,个别地方在健康码互认方面存在一些不必要的“关卡”和限制。有的基层工作人员只认本地健康码,造成外地居民进入时无法“自证身份”。又如,“健康码”必须以真实数据为基础,主要依靠个人“打卡”申报,如果个别人刻意隐瞒或漏报迟报,就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此外,近期出现的无症状感染者“持绿码被确诊”、健康码隐性变质等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健康码的信度与效度。   相关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绝不能因此阻碍了复工复产步伐,也不能对有关问题藏着掖着、自欺欺人。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针对不同的问题,拿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一是各地应在健康码互认工作中本着务实便民、化繁为简的思路,加强信息沟通共享和防控措施协调,避免基层管理中为规避风险片面“一刀切”“机械化”,造成“有码不认”“层层加码”等现象;切实增强全国一盘棋思维,提高行政效能和协同管理能力,在人员管控、健康码互认等方面真正做到政策统一、标准一致。   二是做好充分的制度设计和监管工作,确保持码人健康信息真实性。比如,对准备返岗的人员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其防控意识,促使其认真严肃对待健康码申报等工作,并对到岗人员细化健康管理方案。又如,可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对于不如实填报个人信息、造成较大影响的行为人,予以严厉惩戒处罚。   三是高度重视并及时排查无症状感染者,做好有关信息跟踪。督促相关技术平台完善功能,强化对相关人员行动轨迹、定位等信息的搜集汇总,精细化甄别实时风险。同时,有关部门要完善应急方案,堵住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   四是切实保护好健康码后台数据安全。除了要求相关应用开发者严格遵守《网络安全法》,有关部门还应尽快出台疫情期间数据管理办法,既保证抗疫需要,又做到数据安全。   随着各地加快复工复产步伐,有必要在精准防控前提下加速推动人员安全有序返岗。对于健康码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关部门须高度重视,尽快组织和协调相关技术力量予以解决。各地各部门还要着力破除不必要的壁垒和障碍,确保百姓顺利、放心地使用健康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各项工作。

重点城市垃圾分类覆盖率近70%

  国家聚焦市场环境、生产生活环境等部署开展了一系列爱国卫生专项行动。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效改善了环境卫生状况。截至2019年底,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覆盖率已接近70%。截至4月10日,全国医疗废物日处置能力为6074吨/天,比疫情前提高了23.9%。目前,全国共有11+5个城市和地区正在按计划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情况。   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持续提高   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今年爱国卫生月突出传染病防控,针对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要求,国家聚焦市场环境、生产生活环境等部署开展了一系列爱国卫生专项行动。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效改善了环境卫生状况,为疫情防控奠定了良好基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表示,截至2019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覆盖率已接近70%,其他地级以上城市也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广东、浙江、陕西等省都按规划统筹推进。   刘李峰介绍,疫情对生活垃圾分类推进造成一定影响,但上海、广州、厦门、杭州、宁波、苏州等一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启动早,群众基础好,很多小区居民在疫情期间没有现场引导情况下,仍然能够自觉、定点分类投放垃圾。   医疗废物基本实现日产日清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副司长周志强表示,目前,全国医疗废物、医疗污水的处理处置平稳有序,没有发现因疫情防控影响环境安全的情况。医疗废物“应收尽收、应处尽处”,基本实现“日产日清”。截至2020年4月10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6074吨/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吨/天提高了23.9%。4月10日,全国共收集医疗废物3701.8吨,其中涉疫情医疗废物262.6吨,占7.1%。当日全国集中处置医疗废物3692.3吨,平均负荷率为60.8%,涉疫情医疗废物得到全部及时转运处置。自2020年1月20日以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25.2万吨。   周志强指出,随着武汉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武汉市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已经从高峰的247吨/天下降到117吨/天,全国接收医疗污水的202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平稳,均严格落实了消毒措施。下一步,将继续紧盯全国,尤其是湖北、武汉和疫情境外输入高风险地区的医疗废物处置和医疗污水处理,做到监管服务全覆盖、收集处理处置全落实。   “无废城市”试点正按计划推进   谈及国家正在开展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周志强介绍,目前,全国共有11+5个城市和地区正在按计划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浙江省、吉林省政府已决定在全省开展“无废城市”。下一步,将重点从“加强塑料污染治理”“落实垃圾分类”等方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据悉,“无废城市”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则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周志强表示,下一步将从几方面重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一是通过发布绿色生活方式指南,制定无废商圈、无废饭店、无废公园、无废景区、无废学校、无废机关等创建标准,引导公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二是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扩大可降解塑料产品的应用范围。三是全面推进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推动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运用。四是率先落实垃圾分类要求,推动资源化利用。   100多亿元支持厕所革命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何斌介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是简单改善居住环境,对促进卫生健康、助力疫情防控也有积极作用。农业农村部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明确了21个部门11个方面50项举措。通过逐省视频连线,调度情况、了解进展、明确要求,指导各地积极推进复工复产。   据介绍,今年中央财政拿出100多亿元,支持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并对去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地方给予激励支持。通过媒体发布乡村环境整治、农村厕所管护等工作指引,指导各地积极稳妥推进整治。开展农村改厕线上技术服务,专家在线解决改厕难题。还组织编制农村户厕改造相关国家标准,目前也进入了审查阶段。

视听娱乐,呈现更多精彩

  宅家期间,您是否期待着新一波优质视听作品为心灵增添食粮?目前,广电行业正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浙江省制作机构已基本实现有序复工复产;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155家本市会员单位已有90%以上有限复工;上海市影视企业复工率为50%左右……   在这次疫情中,电视行业的创作环节受到严重冲击,创作进度普遍推迟。停工造成企业收入锐减,企业流动性压力快速上升。   针对广播电视行业普遍面临的困难,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平稳发展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复工复产12条措施,加大对内容创作生产传播的支持力度。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部署,指导创作生产一批优秀的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短视频等,并通过现有资金渠道,调整优化结构,统筹存量资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与此同时,主管部门还明确将优化业务审批流程和方式,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不见面审批”,逐步实现重点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通过“线上+邮寄”办理备案审批。   许多地方的广电局加大了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有的已经设立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专项资金,对反映当地防疫抗疫与支援湖北题材的优秀作品给予重点扶持补助。   据了解,目前已经复工的剧组很多都是聚焦主旋律题材的。譬如时代报告剧《在一起》、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单元剧《我们的新时代》以及“一带一路”主题电视剧的创作。   疫情之下,网络视听行业的表现十分亮眼,很多企业表示,一直在通过媒体融合、科技创新等手段继续工作。优酷人文是最早一批关注疫情的创作团队之一。   为拍摄疫情纪录片《冬去春归》,他们在2月初就到达了武汉及其他疫情重灾区,克服重重困难,成为唯一进驻到一线拍摄的互联网纪录片团队。目前,优酷在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的部署和指导下,联合咪咕制作推出了中外联合抗疫系列短视频,传递中外守望相助抗击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能量;邀请中外媒体业界人士、外交使节等携手为共抗疫情加油鼓劲。优酷网相关负责人表示,优质内容始终是核心竞争力,作为内容创作者,优酷将在创新驱动下,继续推出一批优质网络视听节目,不断丰富网友精神文化需求,更好陪伴网友居家防疫。   还有一些企业探索到新的发展方向。疫情发生以来,百视通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发挥多年大屏教育运营经验优势,集结顶级教育资源,服务全国学生家庭。早在2月4日,百视通就与好未来集团达成共识,联合推出专门为防疫期间打造的公益直播课。2月5日至6日,这项直播课工程完成了在全国21个省级内容平台的上线,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免费在线教育直播课程。   爱奇艺则在疫情期间创新推出“云录制”模式,制作播出多档温暖有趣的“云综艺”节目,涵盖音乐、体育等多种内容题材。该“云录制”系列节目从内容策划、制作到播出等所有环节均在线上完成,虽然与平常具有全套场地设备、精心打磨的完整台本等专业化综艺节目相比仍有不足之处,却为综艺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疫情改变了很多观众的收视习惯,可以预见,疫情之后,线上教育、线上观影等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也给网络视听平台加速发展创造了机会;广电行业的创作者也获得了难得的思考和沉淀,沉寂之后的爆发一定更加有的放矢。专家建议,广电行业应变被动为主动,在用好国家政策的同时,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路径,加快复工复产的脚步,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以飨观众。

我国大豆不存在供应短缺问题

  近期,国际大豆和豆粕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专家认为,疫情冲击是部分国家对大豆供应预期趋紧甚至恐慌的主要原因,并非国际市场大豆供需失衡所致。目前,我国大豆供求基本保持平衡,不存在供应短缺问题,但需要警惕国际资本炒作大豆等大宗农产品,引发大豆价格大幅上涨,最终影响我国大豆供应。   继巴西、阿根廷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出现封港和罢工等传言引发国际大豆和豆粕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之后,近日又传出了俄罗斯将在6月份前暂停对中国出口大豆的消息。   我国是大豆主要消费国和进口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国际大豆市场出现的一系列变化会不会影响我国大豆供应,进而影响国内肉食品和食用油价格?专家认为,疫情冲击是部分国家对大豆供应预期趋紧甚至恐慌的主要原因,并非国际市场大豆供需失衡所致。目前,我国大豆供求基本保持平衡,不存在供应短缺问题。   专家认为,当前更需警惕国际资本炒作大豆等大宗农产品,引发大豆价格大幅上涨,最终影响我国大豆供应。   国内大豆供求基本平衡   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川店镇的湖北峪口禽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家禽育种企业,今年生产经营颇为艰难。国内疫情发生初期,因交通封堵导致饲料供应紧张,在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之后,全球疫情蔓延又导致豆粕现货价格上涨,公司面临着不小的成本压力。该公司副总经理关伟达说,为了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公司现在积极采购豆粕,避免断货。同时,寻求平时供应量大、信誉好的供应商提前备货,以便锁定价格。   “受市场预期影响,3月份至4月份进口大豆到货量少、油厂开工率低、豆粕需求增加,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出现了上涨。”国家粮油信心中心首席大豆分析师张立伟说。目前,交通运输恢复正常,疫情对饲料行业的影响减弱。国内养殖业逐步恢复,饲料需求上升,国内豆粕成交量开始增加,下游企业提货积极,国内豆粕供应紧张。与此同时,全球疫情蔓延,特别是南美大豆主产区疫情蔓延,豆粕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国内豆粕价格也随之上涨。现在豆粕期货价格有所回落,但豆粕现货价格仍然居高不下。3月底,沿海地区43%蛋白豆粕主流报价为每吨3250元至3350元,每吨价格比去年底上涨了400元至500元。   张立伟认为,目前我国大豆供求基本保持平衡,能够满足国内蛋白饲料需求。大豆是主要食用油和豆粕的原料,我国进口大豆20%加工成豆油,80%加工成豆粕。从国内市场看,2019年国产大豆产量1810万吨,同比增加215万吨。从国际市场看,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8851万吨,同比增加48万吨。其中,2019年从巴西进口5767万吨,占比65%;从美国进口1694万吨,占比19%;从阿根廷进口879万吨,占比10%。   从全球来看,大豆供应充裕。据美国农业部3月份预计,2019年至2020年度全球大豆产量3.42亿吨,同比下降4.7%;消费量3.5亿吨,同比增长2.1%;期末库存1.02亿吨,同比下降8.4%。尽管全球大豆产量和库存量都有所下降,但期末库存仍然处于历史第二高位。   疫情引发供应短期紧张   我国大豆自给率不足20%,主要依赖进口。目前,国内大豆市场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国际市场波动向国内市场传导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从进口渠道看,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地主要是巴西、美国、阿根廷等国家,近年来进一步拓展进口来源地,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埃塞俄比亚等国家进口一部分非转基因大豆。张立伟认为,俄罗斯每年出口到中国的大豆约为80万吨至90万吨,俄罗斯限制大豆出口对我国影响不大。   “巴西大豆收获延迟叠加疫情影响,导致我国大豆供应吃紧。”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德荣说。巴西是我国大豆最大进口国,进口量占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60%以上。受疫情影响,中国大豆进口企业担忧巴西当地公路运输及出货受阻,提前囤货意向增强,大豆价格上涨明显。在中国旺盛需求推动下,3月份巴西大豆出口再创单月新高。巴西外贸部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巴西大豆出口装运1164万吨,同比增幅为127.3%,其中有800多万吨出口中国。预计4月下旬以后,进口巴西大豆到货量将大幅增加。   近期,阿根廷采取的防疫隔离措施导致大豆运输困难。尽管阿根廷谷物运输商可以“免于遵守预防性隔离措施”,但随着疫情发展,当地多座城市采取了限制交通和流动的措施,对输港卡车形成了较大影响。随着阿根廷逐渐进入大豆收割和运输旺季,若疫情继续发展,运输困难将进一步增加。   曹德荣认为,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着各国加强对疫情的科学防控,大豆正常的国际贸易和供应能够得到保障。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投机资本通过诱导舆论、恶化预期制造行情,伺机炒作大豆等大宗农产品,推动全球农产品价格从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上涨。   多措并举化解供应风险   大豆是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国际市场存在较多风险。曹德荣认为,我国既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又要防止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今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大豆进口依存度,减轻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大豆供应的影响。   应不断提高国产大豆产量。近年来,我国持续优化农业结构,通过实施大豆生产者补贴和轮作补助等鼓励措施,引导农民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已经连续4年增长。不过,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单产约为每亩129公斤,远低于国外转基因大豆每亩320公斤至400公斤的单产水平。所以,亟需加快优质、高产大豆品种选育,逐步缩小与世界大豆主产国单产差距,提高农民种植收益,调动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   应积极扩大大豆替代消费。寻找豆粕替代品,对降低我国大豆需求有积极促进作用。据了解,双低菜籽粕、芝麻粕及高粱饲料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豆粕。同时,推广高效低蛋白日粮饲料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减少豆粕需求量。如果将豆粕在饲料中的比重由21%降至18%,就可减少豆粕用量约1100万吨,折合大豆约1400万吨。此外,也要加大其他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减少对豆粕的需求。   应继续推进大豆进口来源多元化。自2018年7月1日起,我国将印度、韩国、孟加拉国、老挝和斯里兰卡等国的大豆进口关税税率从3%调降至零。我国已先后开放贝宁、玻利维亚、俄罗斯全境大豆的市场准入,并开放了保加利亚、印度、俄罗斯、阿根廷、白俄罗斯、巴西、乌克兰等多国粕类产品的市场准入。这些措施有效拓宽了大豆进口来源和渠道。...

“大额存单”,稳健投资的新选择

  当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时,安全性更高的资产会愈发受到青睐,受疫情影响,“大额存单”正不断受到关注。   受疫情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在此背景下,不少投资者,尤其是稳健型投资者已开始将目光重新聚焦更具安全性的“存款产品”。其中,“大额存单”以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获得更多关注。   经济日报记者发现,在多家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大额存单产品中,利率最高可上浮至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50%,明显高于同期限的定期存款产品。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额存单”?它与其他存款产品有何不同?为何可提前支取、可办理质押业务?投资者在认购时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安全性更胜一筹   目前,大额存单的发行量处在较高水平。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的监测数据,今年2月,大额存单的发行量为615只,虽然较1月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019年11月、12月的发行量。   “所谓大额存单,是指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面向个人、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等发行的一种大额存款凭证,以人民币计价。”央行相关负责人说,我国首批大额存单自2015年6月15日起正式发行,至今已4年有余。   根据监管规定,面向个人的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为20万元,面向企业的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为1000万元,购买当日起计息,付息方式有两种,一是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二是定期付息、到期还本。   从产品期限看,大额存单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5年共9个品种;发行利率则以市场化方式确定,通常为基准利率上浮40%,部分银行则上浮至50%。   此外,大额存单的购买途径也比较灵活,既可去银行的线下网点,也可使用该银行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   记者在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目前投资者认购大额存单的核心原因多为“安全性高”,因为与理财产品不同,大额存单属于一般性存款,受存款保险保障。   现年76岁、家住北京西城区的仇贞女士就是大额存单的典型目标客户群体。作为一名退休教师,她目前对资产管理的主要诉求集中在“保值”,尤其注重安全性。   “可能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20万元的认购门槛有点高,但我们老人工作了一辈子,这些积蓄还是有的,也正因为我们把全部积蓄拿出来,所以一定要保本。听说理财产品已经不保本保息了,我觉得存款类产品更适合自己。”仇女士说,她的3位子女均已结婚成家,她对于资产“快速增值”的需求已不再突出,不会一味追求高收益,而是更希望做到稳健、安全。   利率更加市场化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老年群体,受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部分中年群体也开始关注大额存单,以求规避风险。   张女士今年38岁,是一名全职太太,掌握家庭的财政大权,其丈夫是某互联网公司的副总,年收入150万元,育有一儿一女,目前有200万元存款。   “根据理财师的建议,我选择以稳健投资为主,并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风险。”张女士说,具体来看,拿出20%的资产作为保命钱和应急资金;拿出50%的资产作为保本、升值的理财资金,以保障性为主,其中配置了一定比例的大额存单;再将剩余的30%资产作为风险性的投资理财,为家庭创造额外收益。   谈及利率,张女士表示,定期存款的利率大多上浮20%至30%,而大额存单则上浮40%至50%,相比之下具有一定吸引力。   “起初我也犹豫过,觉得不如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但通过专业理财师的讲解,我意识到,在分析投资标的时,要综合考量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3个因素,不能只看其一。”张女士说,尽管大多数投资者都希望遇到各因素俱佳的“完美标的”,但从现实看,如果能兼顾两个因素,就已经属于优质标的了。   “大额存单的发行利率以市场化方式确定,2015年开展试点时,就是将其作为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央行上述负责人说。...

多地扩大汽车消费使出“十八般武艺”

  随着行业陆续复工复产,汽车产能和销售有一定恢复,但目前消费不旺的问题仍较突出。汽车行业产业链长,保证车市消费合理增长的联动意义重大。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山西、海南、河北、辽宁、广州、深圳和南昌等多省市出台政策,扩大汽车消费。   仔细盘点各地政策,多是结合自身汽车保有量及车市特点,因地制宜、各有侧重,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北京市出台政策鼓励国三排放标准汽油车淘汰,单车最高补贴达2.2万元。据了解,北京现存23.3万辆国三排放标准汽车,报废补贴政策或将刺激更多存量汽车换购需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周毅表示,北京市出台相关政策,既是为了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改善首都空气质量,也是为了应对当前汽车消费市场低迷。从2018年开始,国三排放标准汽车在北京行政区域内行驶受到限制。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后,逐步淘汰国三排放标准更提上了日程,此次出台鼓励淘汰政策,将加快替换进程。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是大势所趋。海南省近期出台了《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推广2020年行动计划》,以加强各领域清洁能源汽车渗透率。目前,海南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整体偏低。新能源汽车在海南省具有独特发展优势,未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周毅表示,这一行动计划是去年《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的延续,该规划提到了2019年至2020年的目标——要从公共服务领域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与上述行动计划相一致。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直接实施购买新车补贴。比如,山西省发布促进汽车消费通知,选择发放购车补贴的方式刺激当地汽车消费市场。广州市工信局出台的《广州市促进汽车生产消费若干措施》提出,给予购买新能源车的个人消费者1万元综合补贴。   日前,记者采访了一家北京长安福特4S店,其工作人员也已全部复工。尽管是工作日,但店内仍有不少顾客在看车。据该店总经理介绍,目前客流量和销量都有所复苏,3月份客流量和销量已经恢复到正常时期的70%至80%。“目前的刺激消费政策对销量有一定利好,但效果还不够显著。”他说。   全国乘联会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车市正在缓慢回暖。今年2月份最后一周零售同比下降61%,3月份第一周同比下降50%,第二周下降44%,第三周下降40%,但最后一周加速回暖,显现车市零售已在平稳改善。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一些省市陆续出台了汽车更新补贴、新车购置、增加限购号牌指标、开展汽车促销活动等措施,车市走势有所改善,但并未受到政策明显拉动。从恢复进度看,需求爆发性增长现象并不突出,目前逐周快速提升的销量同比表现相对平稳。尽管政府拟出台车市刺激政策,但部分政策的实际落地效果需要在4月份观察,而且政策启动初期效果一般不是很突出。   崔东树表示,虽然部分城市已经鼓励恢复正常秩序,但由于消费者购车信心在3月底尚未回归正常,加之学生尚未开学,购车需求短期内难以爆发。当前,车市购买力受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相对低迷,车市促进消费政策空间尚需进一步挖掘。   4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综合来看,虽然疫情在短时间内给汽车产业带来了较大冲击和下行压力,但影响是暂时的,不会影响我国汽车产业长期向好趋势。经过调整优化以后,中国汽车市场将逐步恢复,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