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wire International

کورونا کا خوف: جرمنی کے وزیر داخلہ نے چانسلر سے ہاتھ ملانے سے انکار کردیا

مہلک کورونا وائرس کے خوف میں مبتلا جرمنی کے وزیر داخلہ ہورسٹ سی ہوفر نے جرمن چانسلر اینجلا مرکل سے...

财税“架桥”给力疫情防控企业复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3日讯 记者敖蓉报道:截至3月2日,各级财政安排疫情防控资金达1087.5亿元,医疗费用保障比较充足,重点医疗物资采购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解除企业后顾之忧,这是记者3月3日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情况。   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财税政策,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符金陵说,这些政策可从让企业少缴一点、让政府多补一点、让融资成本多降一点等三个方面归纳。其中,在落实税收减免政策基础上,最近又出台了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阶段性降费实施以后,预计2020年可以减轻企业负担5100多亿元。同时还指导地方减征部分职工医保单位缴费,又可以减轻企业负担约1500亿元。外加2019年财政部把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由20%降为16%的政策实施,全年仅社保费减负就超过1万亿元。同时,加大对重点保障企业专项贷款财政贴息的支持力度,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这样能够保证这些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不高于1.6%。   在患者医疗费用保障方面,已明确确诊患者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兜底,对疑似患者的治疗费用,按规定支付后由就医地来制定补助政策并安排资金。截至3月2日,各级财政安排的疫情防控资金已经达到1087.5亿元,医疗费用的保障比较充足,人民群众不会因为医疗费用问题而延误救治。在重点医疗物资采购保障方面,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解除企业生产后顾之忧。   疫情发生以后,国家先后出台了三批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方面的税费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兼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王道树说,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能享受哪些税费减免政策,其中既有对支持复工复产减征或者免征增值税的政策,湖北是免征,湖北以外的其他地区减按1%征收率征收;又有国家出台的其他针对疫情防控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还可以继续享受去年以来出台的针对月销售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的免税政策。同时,小微企业和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还可以享受三项社保费阶段性减免等税费支持政策。

عالمی بینک نے کورونا سے نمٹنے کے لیے 12 ارب امریکی ڈالر کے پیکیج کا اعلان کردیا۔

عالمی بینک کے اعلامیے کے مطابق کورونا وائرس سے نمٹنے کے لیے ترقی پذیر ممالک کو 12 ارب ڈالر کی...

کورونا وائرس: چھٹیوں کی وجہ سے نجی تعلیمی اداروں نے آن لائن کلاسز شروع کردیں

کورونا وائرس کی وجہ سے سندھ کے تعلیمی اداروں کی مسلسل بندش پر طلباء وطالبات کا تعلیمی سال بچانے کے...

让商品顺利出仓出关出境——访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

  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正在加快推进,各地各部门出台的一些针对性帮扶措施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外贸企业全面复工复产还面临哪些问题?稳住外贸基本盘该如何精准发力?针对上述问题,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   记者:当前影响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刘兴国:从目前中国企业联合会针对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的调研情况看,我国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较多,主要是成本压力上升、销售渠道受阻、原材料与上游零部件供应不足、物流渠道不畅等。这些问题显然也是外贸企业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   成本压力上升。目前,我国外贸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并不高,疫情导致成本上升进一步挤压了盈利空间,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外贸企业的持续发展。   销售渠道受阻。国外买方考虑到供应链的安全,有意识地将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与地区。受疫情影响,这一变化未来可能会更加明显。   原材料与上游零部件供应不足。外贸企业只是产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如果产业链上游环节不能同步复工复产,那么整个产业链条就不能顺利运转起来,外贸企业的持续运转也就难以为继。   物流决定了外贸企业的产品最终能否实现销售,必须尽快恢复物流业的正常运行,确保原材料与上游零部件能进厂,成品能出仓出关出境。对外贸企业来说,防疫检验是导致物流不畅的一个特殊原因,不少国际订单取消或延迟交付,很可能是出于国际买家对中国产品在防疫检验方面的顾虑,这一问题须尽快解决。   记者:如何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稳住外贸发展基本盘?   刘兴国:稳定外贸基本盘,我认为可以从4个角度精准发力——   一是稳住国际市场需求。一方面要尽量稳住现有订单,通过法律手段或者是双方友好磋商,避免外方拒不履行现有订货合同或是减少订货数量;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市场营销,努力争取新订单,包括加快开拓新市场等。要争取与国外代理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培育壮大进口需求,以进口带动我国产品与服务的出口增长。   二是稳住外贸企业供给。稳供给是稳外需的基石。只有确保提供高质量的、稳定可靠的供给,才有可能长久留住外方客户。要努力创造条件,帮助外贸企业尽快全面复工复产,特别是要加大对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的外贸企业的支持。跟踪了解外贸企业资金需求,增加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投放,多渠道增加外贸企业资金供给,尤其是要加强对民营出口企业融资支持,避免重点外贸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停工停产。   三是稳住外商投资。要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放宽外资市场准入要求,完善外商投资监管,为外商投资创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增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在稳住外商投资存量的基础上,继续做大外商投资增量。要更好发挥自贸区、自贸港、经济特区等地区的政策优势,引入外商资源。加强与境内外国商会协会合作,特别是与欧美商会协会的合作,以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线上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新方式,争取更多外资项目落地。   四是实现通关便利化。要针对疫情的特殊性,积极开展方式方法创新,提升进出口通关的便利性。完善检验检疫服务体系,加强与世卫组织沟通,消除外国客户与海关对我国产品的不必要恐慌。   记者:我国外贸企业如何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与能力?   刘兴国:加快转型升级,是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竞争力、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实现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一方面要加快调整外贸出口产品与服务结构,增加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产品与服务的出口。另一方面要加快技术研发,将出口产品与服务的竞争优势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   其实,无论是产品或服务结构迈向中高端,还是技术水平的提升,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增加外贸出口产品或服务的附加价值,在提升我国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增强我国出口产品与服务的盈利能力,进而增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

关键时刻更要强化责任之心

  困难的环境不可怕,复杂的情况不可怕,繁重的任务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责任心。疫情面前讲初心,就是要在其位谋其政,以负责任态度亮出党的旗帜,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有主心骨,给人民群众安全感。敢于担当,敢于决策,敢于带头冲锋陷阵,才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风采。领导干部不仅要统筹协调,而且要亲力亲为,真正把责任担在肩上,把工作落到实处   面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绝大多数领导干部交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但也有少数干部未能尽职尽责。怎样在这次重大考验面前做得更好,习近平总书记近日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增强责任之心,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岗位、职务对应着责任。责任大如天,不是一句空话。工作中的许多失误,如果有责任之心,在事情开始的时候去纠正、去制止、去解决,不过是举手之劳,一旦酿成大祸,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历史经验证明,困难的环境不可怕,复杂的情况不可怕,繁重的任务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责任心。在一定意义上,责任心比能力更重要。所以,领导干部不可一时一事缺少责任之心,关键时刻尤其如此。   责任之心就是不忘初心。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初心和使命就是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的表态发言犹在耳,现在国家遇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民生命受到威胁,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如果左躲右闪,畏首畏尾,谈何初心?因此,疫情面前讲初心,就是要在其位谋其政,以负责任的态度亮出党的旗帜,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有主心骨,给人民群众安全感。   责任之心就是敢于担当。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有自己的职责范围,守土有责是领导干部的义务。风平浪静的时候,不觉得守土有责有什么为难之处,到了危难时刻,责任就凸显出来了。情况需要判断,风险需要评估。每说一句话、每签一个字都要承担责任。在这种时候,敢于担当,敢于决策,敢于带头冲锋陷阵,才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风采,才是责任之心的具体体现。   责任之心就是抓好落实。领导干部的责任,最突出的就是抓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疫情防控也好,复工复产也好,同样适用这个道理。“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口号告诉我们,疫情防控犹如打仗,抓落实的工作更为艰苦细致,漏掉一个环节不行,忽略一个角落不行,该今天干的事明天干也不行。不仅要精准落实,而且要限时落实。不允许任何意义上的“差不多”“大概其”。领导干部不仅要统筹协调,而且要亲力亲为,真正把责任担在肩上,把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领导机关要为广大干部履职尽责提供条件,不要用那些不必要的事情干扰他们的正常工作,尤其不要用形式主义的任务、表格等代替真抓实干的责任。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中国共产党最讲认真。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切实强化责任之心,认真负责地抓好每一项工作,一定能迎来期盼中的春天。(作者:郭 华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云南积极做好省内外用工统筹 500多万农民工顺利返岗

  “正愁车票不好买,没想到这次县里组织我们回去上班,一分钱没花,真是太高兴了。”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的蒋支明在浙江务工10多年了,2月25日,他带着几位老乡乘坐会泽县安排的返岗“专列”返回浙江上班。   会泽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有63万农村劳动力。当天,1363名外出务工人员分批次陆续从昆明站出发,分赴浙江、广东、江苏等地返岗就业。   会泽县人社局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心主任刘志凡介绍,随着各地企业复工复产,农民工开始集中返岗,他们反映最大的问题就是车票难买。“我们协调铁路部门专门为返岗人员购买了车票、免费提供餐食,及时为农民工解决返岗难题。”   连日来,为解决企业用人难题,云南省积极做好省内省外用工统筹,由人社系统组建了3286人的“人社服务专员”队伍,派出5名“就业特派员”,自2月13日起,赴上海、广东、浙江等地,专程对接劳动力返岗就业相关事宜,并充分发挥121个驻外劳务工作站的职能作用,协调交通部门启动“专列返岗”“专车返岗”“包机返岗”,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为保障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务工人员出发前,云南各州市人社部门已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健康检查和疫情排查,并发放相应的防护用品。云南人社部门还派出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提供随车服务。   截至2月26日,云南省已累计返岗就业农村劳动力532.5万人,其中省外转移176.5万人,转移贫困劳动力145.2万人;2000个扶贫车间中,983个扶贫车间实现复工复产,72249人到扶贫车间就业。云南人社部门协调开通专机18架次、专列35列、专车6814辆,有序组织转移农村劳动力68万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曹 松)

坚持实施科学防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如何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医护人员的必胜信念不可少。   “坦率地说,虽然新冠肺炎病毒很狡猾,但我们医护人员必须有帮助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念。如果我们都没有必胜信念,患者怎么会有必胜信心。”北京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医疗组组长、北京友谊医院驰援湖北医疗队领队刘壮说,首先要确保所有患者都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按照统一部署,北京支援湖北医疗队所在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集中收治了800例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由来自北京、黑龙江、广东等省市的医疗队共同援助。   “前期我们也收治了一些轻症患者,接到最新任务后,我们会逐步将轻症患者转到方舱医院。还有一些基本痊愈的患者,近期就可以出院了。我们要集中精力把床位用于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尽量保证患者能得到不同的分级诊疗。特别是对于重症与危重症患者,要做到不留死角,每个病人都要得到规范治疗。”刘壮说。   而“坚决执行科学防治的原则”同样非常重要。刘壮认为,一是要做到“科学地防护”,二是要坚持“科学治疗”的原则。参与救治的临床一线人员与防疫工作人员,自身要采取科学的、必要的防护措施,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我们现在按照国家卫健委颁布的最新版诊疗方案,在临床上结合实践经验,根据每一个病人的病情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刘壮说,科学防治,是在疫情治疗实践中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温济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