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Zs establishment important part of CPEC enrichment, extension
Beij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Economic Zones (SEZ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CPEC)...
Beij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Economic Zones (SEZ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CPEC)...
Islamabad:Pakistan, in the wake of Coronavirus situation worldwide, has urge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join hands in dealing with the...
Beijing: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said China stands ready to work with France to boost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表面上看,各国经济面对的是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但其根源还是自上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长期“低增长、高负债”环境这只“灰犀牛”。各国救市或能赶得走“黑天鹅”,但“灰犀牛”能否躲过去还是未知数。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各主要经济体面临的压力不断上升,各国政府也纷纷采取刺激举措抗疫救市。 近来,货币政策层面的降息和量化宽松成为多国经济应对举措的核心。持续降息是第一举措,美联储宣布再度降息100个基点,基准利率下降至0%至0.25%的超低利率水平。紧随美国之后,发达经济体中的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央行也纷纷下调了基准利率。加上处于负利率空间的欧洲央行、日本央行,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利率政策空间已经消耗殆尽。新兴经济体也不例外,菲律宾、南非、马来西亚等国央行在3月19日相继宣布降息。 考虑到降息可能不足以抚平市场担忧情绪,美联储同时宣布展开规模不少于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日本央行宣布提高交易开放指数基金(ETF)年度购买目标至12万亿日元,并承诺将采取额外宽松措施。3月19日,日本央行在计划外招标购买各类期限债券1万亿日元。同日,欧洲央行宣布推出旨在应对疫情的7500亿欧元经济抗疫购债计划(PEPP),英国央行将英国国债和企业债持有规模增加2000亿英镑至6450亿英镑。 面对各界呼吁强化财政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呼声,主要发达经济体近期也频频出招,纷纷出台各类财政刺激计划。其中,美国政府计划推出规模在1万亿美元以上的财政刺激方案;英国政府推出规模在3300亿英镑的一揽子救助计划;加拿大、法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也分别祭出规模在820亿加元、450亿欧元、180亿欧元和176亿欧元的财政刺激计划。同时,各国政府无一例外地表示将根据形势进一步增加财政刺激力度。 表面上看,各国经济面对的是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但其根源还是自上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长期“低增长、高负债”环境这只“灰犀牛”。以现在的应对举措来看,各国救市或能赶得走“黑天鹅”,但“灰犀牛”能否躲过去还是未知数。 首先,对于解决低增长结构性问题,救市政策效果有待观察。如果回顾今年年初的经济数据就不难发现,美国、欧洲、日本增长动能已经明显下滑,部分新兴经济体或是因为内部政治动荡、或是因为外部地缘环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压力。简而言之,造成全球主要经济体“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并未在经济形势平稳时期得到有效解决。 在当前危机压力上升情势下,重视“需求侧”的救市政策可能对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效果也有限。相关结构性问题有可能因为宽松救市货币举措而押后,也有可能通过部分产业或地区危机传导引爆。 其次,救市政策对于全球债务风险的应对效果也不容乐观。回顾年初数据不难发现,在全球主要央行宽松政策下,低通胀和低增速造成全球债券收益率不断下滑,2019年底25%的投资级债券跌入负收益率空间。一边是宽松的货币供给,另一边是低利率环境。这造成了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境内低评级公司发债规模上升。2019年底,全球BBB级别债券占全部债权余额的规模高达36%。 年初以来,越来越多经济学家呼吁关注美国国内企业债券评级下调数量增多趋势,呼吁关注美国国内杠杆贷款和衍生品工具资产质量恶化势头。这些债务风险和潜在的市场流动性风险也没有在经济平稳时期得到货币政策决策者的重视和应对。 上述风险在本轮资本市场震荡中凸显,不仅大量企业融资出现困难,货币基金也面临压力。对此,美联储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和贴现窗口支持。然而,美联储前主席耶伦和伯南克日前表示,美联储的贴现窗口虽然对商业银行提供贷款有一定吸引力,但无法消除疫情带来的压力,应该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短期回购安排和低成本融资机制。 更深一步看,宽松货币政策对于实体经济的后续影响也需要提前关注。在欧债危机之后,货币政策环境持续宽松,没有有效推升通胀,反而因为低效企业融资便利造成通缩态势。如果这一轮宽松政策抵御了“黑天鹅”风险,留下的疑问可能就是:“这真是一场免费午餐吗?” 最后,发达经济体国际合作能否有效应对冲击也是未知数。旨在应对美元流动性紧张的货币互换机制推出之后,3月份美元LIBOR利率不断飙升,市场获取美元的成本仍然较高,欧元对美元、日元对美元、英镑对美元货币掉期基点达到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峰值。显然,当前发达经济体之间合作低估了市场对于美元的流动性诉求。 回顾上一轮金融危机的应对举措不难发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协调一致成为应对危机的托底之举。自上轮危机之后,国际经济体系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进一步崛起。正是基于这一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呼吁各国采取强有力和协调一致的财政刺激措施。在她看来,各国政府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规模采取协调一致行动可能是有必要的。
上海市政府3月23日宣布,自3月24日零时起,将上海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上海在一线城市中首个调低应急响应等级,具有标志性意义,因而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应该说,上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降低应急响应等级是谨慎的,也是实事求是的。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至二级,说明上海防控措施落实到位,防控效果明显。上海自3月3日起已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继续采取一级响应,既无必要,也会影响到复工复产,影响到正常社会秩序恢复。尤其是,上海肩负着面向世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任,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意义重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科学评估,上海依据当地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安排。 需要注意的是,应急响应级别下调不等于防控工作可以松懈,而是意味着防控由全面防控转为局部重点防控。就在上海宣布下调应急响应等级的前一天,上海海关表示,将实施更严格检疫排查。上海已将疫情防控重点国家由16国调整为24国,并对所有来自或途经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入境人员实行100%隔离,上海还将对所有非重点国家入境人员实施100%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这些措施意味着上海外防输入措施更严格了。上海疫情防控上的“一降一升”表明:应急响应级别下调不是放松防控,而是随着疫情输入压力增大,把口岸作为外防输入的关键。 国家卫生健康委2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2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已达353例。22日当天,全国新增确诊39例,均为境外输入。随着疫情境外输入压力增大,口岸已成外防输入的关键,尤其是北上广等入境人流量集中的一线城市口岸更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可能引发疫情再次反弹。 加强口岸防控,严防境外疫情输入,除了要按照联防联控机制落实转运等防控措施,实施更严格的检疫排查把好关口至关重要。各地都要通过严格实施登临检疫、流行病学调查等措施,在入境口岸第一时间筛查分离有症状或存在较高风险的重点人员,有效管理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避免交叉感染,防止疫情扩散。 同时,各口岸还要密切跟踪国外疫情的发展,多渠道全方位收集各种疫情信息,加强对航空公司报送旅客舱单信息和边检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及时开展风险研判。要有效甄别高风险旅客,提升口岸防控精准度。全面强化入境人员信息闭环管理,通过大数据做好入境后健康监测。 此外,还要全面强化口岸现场的检疫力量,该充实的人员要及时调派增加人手。要根据境外疫情形势变化和口岸疫情防控需要,着力做好后续增援人员储备与调配工作,视防控需要,随时调配到岗。 还要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共同织密口岸疫情防控网,把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确保全覆盖、无漏洞、无死角。
近日,海关工作人员向机上乘客解答入境检查工作相关问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讯 记者崔国强报道:严防新冠肺炎疫情从境外输入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已经采取“硬核举措”,严防疫情从境外输入。 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二层国内旅客到达区的醒目位置,设有指引旅客路径的提示牌,上面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写着“14日内全国其他口岸入境中转赴京人员集合点:3号航站楼3号门”字样,提示牌上还留有首都机场服务热线010—96158。 据首都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3月20日,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从全国各口岸入境进京人员在抵京时,要按照各机场、火车站、进京检查站指引提示,主动前往各场站集合点集合。为此,首都机场在航站楼内设置了3处“14日内全国其他口岸入境中转赴京人员集合点”,分别位于1号航站楼一层1号门、2号航站楼一层11号门、3号航站楼一层3号门,机场有醒目指示牌指示旅客前往。
当前,武汉疫情防控态势进一步向好。最新数据显示,武汉全市已连续5天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为零,并且无疫情小区达到6000多个,占比超过90%。 这两个数据,对英勇战“疫”中的武汉人民,是一个巨大的安慰。“从没有觉得零是如此美好”的表述,就饱含了武汉人民对战胜疫情、生活与工作早日走上正轨的强烈渴望。 这种渴望,在樱花盛开的春天,表现得尤为迫切。从无疫情小区里小孩和家长的简单游戏,从正在逐步分段恢复的交通执勤和复工准备,这些都浓厚而深切地表达出武汉人民的心声。 人们期盼早日战胜疫情,让生活、工作重新启动“正常键”。这是现实而美好的愿望,这一天正在一步一步临近。但是,越是在临近胜利的关头,越要高度警惕,倍加小心。疫情是复杂的,防控更需要精细精准,切不可因为我们在临近胜利之时的疏忽大意或者过于急切、过于求快而留下隐患、漏洞,增加疫情反弹的风险。 这种警醒是有现实依据的。从疫情严重程度来看,武汉虽然已连续5天实现“双零”,但仍然有4000多确诊病例和1600多重症病例,这些病患既是我们的亲人,也是我们战胜疫情必须努力治愈控制的标志。正因此,按照疫情风险等级评定,湖北省其他市区已进入低风险地区,武汉市依然是高风险地区。 从防控来看,经历过艰苦的患者“应收尽收”阶段,武汉人民坚守在各自的小区家庭,迄今已超过2个月。2个多月的坚守,既是武汉人民共同的巨大付出,也增加了人们走出社区、拥抱春天、回归生活的冲劲和动力,这时候往往容易忽视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复工复产正在逐步启动,人们在备受停工停产煎熬之后,急于出发、急于开门、急于上岗的急切之情,都能理解。但急切之下,急迫之中,也容易麻痹大意,出现疏于防范、防范不严等现象,给尚未完全消失的疫情以可乘之机。 从疫情本身来看,现在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有很多未知的地方,疫情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比如,对确诊患者的救治,尤其是危重症患者,几乎是一人一套治疗方案,这就说明病毒很复杂,按医护人员的说法是病毒“很狡猾”。已经治愈出院的患者中,也存在少数“复阳”现象。同时,还有一些没有症状的感染者。这些情况表明,阻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我们既要充满必胜信心,但也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数据虽已清零,但防疫不可清零。越是在最后胜利的关键时刻,越要清醒地认识到,湖北和武汉医疗救治、社区防控和后续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必须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
وبا کے دنوں میں جھوٹ اور سچ، حقیقت اور مفروضے میں فرق کرنے کی اہمیت دو چند ہو جاتی ہے۔...
نیویارک: اقوام متحدہ کے سیکریٹری جنرل نے دنیا سے جنگ بندی کی اپیل کر دی ہے۔تفصیلات کے مطابق اقوام متحدہ...
عالمانہ جہالت، سیاسی شرافت اور طبقاتی ذلالت کے بیچ پھنسے بائیس کروڑ انسان منافقت کے سمندروں میں غوطہ زن ہیں۔...
پاکستان میں کوروناوائرس کے مزید 104 افراد میں مہلک وائرس کی تشخیص ہوئی جس کے بعد ملک بھر میں متاثرہ...
پاکستان کے شہر کراچی میں 21 مارچ 2020 کو ایک رینجرز اہلکار ماسک پہن کر ڈیوٹی پر موجود ہے.اٹلی، امریکہ...
شہر قائد میں لاک ڈائون کے دوسرے روز بھی شہر میں سخت گشت اور چیکنگ کا سلسلہ جاری ہے۔ شہر...
Rome: The cabinet has issued its highly anticipated 'cure Italy' decree to offset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coronavirus epidemic. Premier Giuseppe...
Islamabad: A video conference of the Central executive Committee of the Pakistan People's Party was held Sunday to take stock of...
Islamabad: Senator Mustafa Nawaz Khokhar, the spokesman to the Chairman Pakistan Peoples Party Bilawal Bhutto Zardari, has in a reaction...
Islamabad: Chairman Pakistan Peoples Party Bilawal Bhutto Zardari has emphasised that current political leadership in Pakistan must show the same resolve...
Islamabad: Chairman Pakistan Peoples Party Bilawal Bhutto Zardari has paid glowing tribute to Begum Nusrat Bhutto on the eve of her...
London: Amid a worldwide drop in the number of people flying due to the coronavirus,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Islamabad: Ambassador MATSUDA Kuninori conveys his heartfelt congratulations and best wishes for the health of the leadership and the people of...
Beijing: Most regions of China are now at low-risk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as the country is taking effective...
Beijing: The number of Joint Working Groups under the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CPEC) extended to ten after signing of memorandum of...
Beijing: The Jack Ma Foundation and Alibaba Foundation will donate medical supplies to another ten countries in Asia including Pakistan to...
Islamabad: Prime Minister Imran Khan Sunday urged the United State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to lift sanctions on Iran on humanitarian grounds,...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促进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是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的关键举措。各地各部门应落实好中央已经出台的扩大消费措施,并支持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务实管用措施,促进我国消费市场和活力逐步恢复。今日起,经济日报推出“让消费热起来”系列评论。 日前,江苏南京、山东济南、浙江宁波等地宣布向市民发放消费券,河北、辽宁等地政府还专门发文鼓励发放消费补贴,一时间“消费券”成了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之一。 有舆论认为,发放消费券有助于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复苏、提振市场信心。也有观点认为,在地方财政自身压力较大情况下,大规模派发“消费券”或“消费补贴”的做法不太实际,容易造成财政过度透支,引发更多社会问题。 作为经济特殊时期政府发放的一种专用券或支付凭证,发放消费券的本意在于刺激消费、提振信心。因消费券只用于特定领域且有一定期限,其对相关行业的支持精准直接,容易见效。从这个意义上看,发放消费券已成为特殊时期促消费、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工具之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前2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在此情况下,一些地方采取了发放消费券或消费补贴的措施,旨在通过引导刺激被抑制的消费,推动形成现实购买力,帮助第三产业尽快渡过难关。 从短期看,发放消费券确实能够刺激短期消费回升。作为应对疫情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相信随着这些举措落地实施,会对当地恢复消费产生积极作用。但是,消费券并非一种完美无缺的刺激手段,如果使用不当,同样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比如,增加了地方财政压力、抬高了需求拉动型通胀风险等。对此,要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既不能一哄而上、盲目效仿,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搞一刀切。 在各地实践中,也要善于趋其利避其害,最大程度发挥其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结合当地实际,综合考虑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科学研判消费券发放的可行性;另一方面要把发放消费券这件好事办好,平衡好各方利益诉求,让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真正从中受益。 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从长远看,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不会一蹴而就,而且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优化市场供给、营造消费生态、推动消费扩容提质、提升消费领域治理水平等方面形成合力,需要在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方面持续发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消费工作,去年以来先后部署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近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从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了19项政策举措,为今后一段时期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制定了明确的路线图。 无论是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更好发挥消费“压舱石”作用,齐抓共促扩大消费已成各方共识。当务之急,就是要在落实好既定扩大消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分级分类复工复产,积极做好稳就业工作,通过推动经济平稳增长,从根本上提升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
今年财政部地方政府债券工作启动更早,更加及时有效。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如何更好发挥地方政府债券特别是专项债作用备受关注。财政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3月20日,全国各地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已达14079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76%。其中,一般债券3846亿元,占69%;发行专项债券10233亿元,占79%。 “今年财政部地方政府债券工作启动更早,更加及时有效。2019年第一批专项债于1月22日发行,2020年第一批专项债在1月2日就开始发行。”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郑春荣说。 据悉,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已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8480亿元,其中一般债券5580亿元、专项债券12900亿元。 据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介绍,今年地方债发行进度加快,截至3月20日,已经有9个地区(北京、天津、辽宁、宁波、福建、江西、广东、四川、云南)完成了提前下达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 “由于财政部下达提前批准地方债时间更早、额度更多,这使得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量明显增加。”郑春荣分析,债券期限更加合理。统计显示,截至3月20日,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为16.2年,与往年相比债券期限与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限更加匹配。其中,10年期以上长期债券发行12131亿元,占86.2%。 郑春荣认为,长期限地方债占比大幅度上升,地方债主动拉长期限,匹配政府基建项目周期,同时完善地方债的偿还结构,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悉,今年以来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同时,各地用于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的债券规模达到1200亿元,这将带动相当大的社会资本,扩大有效投资。”宋秋玲说。 记者了解到,各地债券发行资金有力支持了重点项目。比如,截至3月3日,河北已累计发行政府债券618亿元,支持了2022年冬奥会赛区基础设施、京张高铁、石衡沧港城际铁路、滹沱河生态治理、正定自贸试验区等重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1214个,切实发挥了债券资金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作用。 郑春荣分析,今年以来专项债用途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收费公路、生态环保等民生领域,资金投向更加合理。 “近期以来,我国央行向市场大量投放流动性,市场资金面充裕。同时,面对疫情影响,一些机构加大了对债券的配置以避险。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期限虽然较长,但发行平均利率保持较低水平。”郑春荣说。 目前,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高度关注。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也反映出我国医疗、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领域仍有提升空间。“从稳增长和补短板角度看,预计上述几大领域将成为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投向的主要方向之一。”郑春荣表示。 郑春荣认为,从操作层面来看,专项债可用作项目资本金,通过加杠杆撬动基建,“预计今年各地将结合专项债募集资金用途的结构性改善,更多地把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增强专项债撬动基建的能力”。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指导地方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同时按照‘资金、资源跟着项目走’原则,督促各地和项目单位加快新增债券使用,发了债券必须赶紧用,及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尽快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宋秋玲说。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国内实体经济发展面临需求不足挑战,导致PPI同比处于跌势。而从CPI看,同比涨幅居高不下,主要由于猪肉等个别食品供需出现阶段性紧张所致。专家建议,我国仍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要积极扩大内需,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是衡量物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一个经济体是否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重要依据。 然而,由于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在现实经济生活中,CPI和PPI走势很多时候并不一致。特别是2019年下半年以来,CPI同比涨幅扩大,PPI总体上处于下跌通道,二者“剪刀差”持续扩大。 这两个衡量物价水平的重要指标发生明显背离,物价到底是涨了还是跌了?“剪刀差”背后蕴藏着哪些重要信息?二者背离将从哪些方面影响经济运行?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影响因素有不同 2019年前两个月,我国CPI同比涨幅逐月收窄,进入3月份以来涨幅持续扩大,今年以来则进入“5区间”。PPI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同比涨幅持续回落,尽管个别月份略有反弹,但总体上处于下跌通道。 CPI和PPI呈现不同走势,二者“剪刀差”也在持续扩大。2018年12月份,CPI同比涨幅比PPI高出1个百分点。此后,二者涨幅差距持续扩大,去年10月份以来扩大至5个百分点以上。 “CPI和PPI同比涨幅出现‘剪刀差’,主要由于影响二者走势因素不同。”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国内实体经济发展面临需求不足的挑战,导致PPI同比处于跌势。从CPI看,其同比涨幅居高不下,主要由于猪肉等个别食品供需出现阶段性紧张所致。 “如果传导渠道顺畅,CPI和PPI走势应该趋同或者有较强相关性,但事实并非如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分析,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驱动CPI同比涨幅扩大的主要因素是供给侧扰动,特别是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上涨推高CPI同比涨幅。如果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核心CPI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远远谈不上通胀。PPI同比下跌,则主要受经济下行压力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跌势影响。 “今年2月份,受疫情防控影响,工业企业停工停产,PPI同比由上涨转为下跌。广大群众选择少出门,但由于对肉蛋菜等食品的刚性需求,采购更集中,采购量加大,加之食品受物流等因素影响,供给趋于紧张,推动了CPI同比涨幅处于高位。”唐建伟说。 唐建伟还表示,在构成CPI的商品和服务中,上下游市场化程度高,上游环节成本变化容易向下游甚至是消费者传导。在工业品领域,下游产能规模大,竞争充分,但上游原材料市场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容易带来CPI和PPI的“剪刀差”。 “物价‘剪刀差’主要受猪肉价格走高、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及我国上下游价格传导不通畅影响。”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分析,2019年以来,受猪肉供需缺口扩大,猪肉价格飙升带动消费者物价大幅上升;果蔬等食品及服务价格增长整体温和。从PPI看,虽然与内需偏弱有关,但更主要是受全球需求疲弱影响。全球需求增长疲弱,拖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影响了国内PPI走势。 不存在“滞胀”基础 CPI和PPI相背离,特别是最近几个月CPI同比涨幅进入“5区间”,PPI连续多月同比下跌,加之今年前两个月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放缓。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将出现“滞胀”。 “所谓‘滞胀’,是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期内出现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物价反常走高的情况。但是,2019年我国经济增速为6.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就业形势向好,传统动能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新动能加快成长,经济发展潜力不断释放,并不存在所谓的‘滞胀’基础。”周茂华说。 “从物价看,我国CPI同比涨幅扩大,主要受个别商品价格波动影响,物价不存在全面上涨的基础。而且,近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明显放缓,但这主要受疫情影响,并非内生动力不足所致。”徐洪才说。 在唐建伟看来,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判断是否“滞胀”需同时满足3个标准。一是经济停滞或出现负增长;二是出现明显通货膨胀,通胀水平达到两位数以上或高于经济增长率;三是失业率高企。从这3个标准来衡量,我国主要经济在个别月份的波动,并不是典型“滞胀”。 多位经济学家认为,仅凭CPI同比涨幅扩大和PPI同比下跌,不能简单得出中国经济“滞胀”的结论。不过,CPI和PPI“剪刀差”持续,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经济运行带来影响。 徐洪才分析,CPI同比涨幅持续扩大,意味着银行存款实际利率降低,会影响到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进而影响消费。PPI同比持续下跌,则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会收缩,融资成本和杠杆率会上升,对进一步扩大投资形成抑制。 CPI与PPI如果长期形成较为明显的背离,也会加大宏观调控难度。“PPI如果持续下跌,意味着工业部门持续低迷,企业经营业绩下滑,需要宽松政策支持。不过,宽松政策又容易引发消费端通胀,甚至使一些局部性风险持续积累。”周茂华说。...
近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持续蔓延,不少身居海外的留学生和华人华侨选择返回国内,掀起了一波“归国潮”。 部分国家和地区疫情严重,留学生和华人华侨产生恐慌心理在所难免,迫切希望回到祖国怀抱的心情可以理解,尤其是对于许多年纪尚小的留学生而言,亲人朋友都在国内,“回家”成为此时涌入他们脑海的第一选择。毕竟,中国的抗疫成效有目共睹,归国让人更加安心一些。 但是,归国与否仍需要理性思考、多方权衡。归国毕竟路途漫长,长途飞行身体劳累,且需要在人流密集的机场、码头转机,机舱、船舱等密闭空间人员也比较密集,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感染风险。而且,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多个国家采取了严格的入境管控和检疫措施,已发生多起中国公民过境转机时因航班取消、体温偏高等多种原因滞留在中转地。更别提现在回国的机票一票难求、价格飞涨,还随时可能被取消,回国成本陡增。为此,中国外交部发布安全提醒,建议中国公民近期避免非必要的国际旅行,遵从世卫组织和专家建议,减少移动,加强防护,确保自身安全和健康。国内多个地方的疾控中心也建议,如非十分必须应暂停回国或赴有疫情国家、地区的出行安排,减少长途旅行带来的感染风险。 对留学生群体而言,此时归国是否会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尤其需要理性考虑。每个留学目的国、每所学校推出的防疫措施并不相同,每名学生面临的情况也千差万别,需要结合自身情况作出理性判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就表示,“不管回不回,你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疫情要持续多长时间?回来是不是决定再也不回去了?如果疫情要延缓半年呢?你读书工作都不要了?第二,如果不回来待在那里怎么办?”这两个问题值得每一位留学生认真考虑,结合未来的人生规划审慎决定。 无论归国还是留在原地,严密做好防护都是第一位的。保护好自己不生病、不感染,才是当务之急。如果选择留在国外,那么应该遵守当地防疫法规和相关措施,尽可能地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戴口罩,最好居家不出门,降低感染的风险。 对于确有归国需要的人员,祖国的大门是敞开的。不过,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是中国当前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内已全面加强入境健康管理,海关、边检对入境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各地已出台严格、具体的防控措施。对此,包括归国人员在内的各方应当理解与配合。归国人员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做好在有关国家接受严格检疫的准备,旅途中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决不能隐瞒病情和接触史。也要做好归国后被隔离的心理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在疫情面前,共同配合防控、遵守规定,海内外中华儿女才能一道共克时艰。
دہشت گردی کے اس منظر کو بیان کرنا بہت مشکل ہے۔لیکن چاروں طرف پھیلی تباہی دل کو بہت گہرائی تک...
گلگت بلستان میں کورونا وائرس کے متاثرہ افراد کا علاج کرنے والے نوجوان ڈاکٹر اسامہ ریاض خود اس وائرس ک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