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全力保障从国门到家门的安全

  □ 针对境外公民的回国需求,中国民用航空局将对需求集中、飞行目的地有接收保障能力的城市,视情况启动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   □ 近期移民边检机关发现仍有内地居民以旅游、访问等非必要事由前往疫情重点国家。相关负责人表示,有关旅客要以防疫抗疫大局,以及生命安全为重,尽量推迟或取消非必要事由的出境行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30日讯 记者敖蓉报道:面对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的态势,我国为做好从境外到国门、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防控,在水运、陆路、航空进入国门的各路通道上采取了精准防控措施。   海关作为防止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正加强口岸卫生检疫、优化入境通关流程,与地方携手实现闭环管理。   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宋悦谦说,海关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风险分析,确定重点航线、重点航班和重点人群。同时,优化登临检疫程序,强化入境闭环管理,确保旅客快速开展体温检测、健康申明卡核验、医学排查等检疫流程,缩短通关时间。   民航方面,从疫情暴发至3月29日开始大幅缩减航班,国际来华客运航班量处于加速递减趋势。   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二级巡视员靳军号介绍,从疫情暴发伊始至3月19日之前,民航局执行的航班上限基数为每周1165班;3月19日至3月26日,实际执行航班减至734班;从3月29日至4月4日,计划航班量为108班。目前,北京、上海、广州三大航空枢纽,航班总量从上周的550班减少到现在的61班,降幅达89%。根据航班客座率不超过75%的要求,3月29日到4月4日预计通过航空口岸入境的人员日均从25000人下降到4000人左右。   此外,针对境外公民的回国需求,靳军号表示,民航局将对需求集中、飞行目的地有接收保障能力的城市,视情况启动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民航有能力及时开通临时加班和包机。   陆路方面,目前我国65个开通国际道路运输的口岸中,34个保持开放状态,但只开通货运服务,暂停客运服务,其他口岸因季节原因或受疫情影响已全部关闭。   交通运输部国际合作司司长李扬说,我们要求继续暂停所有公路口岸的国际旅客运输服务,已经关闭的旅客运输口岸继续关闭。   目前,每天通过34个口岸入境的司乘人员约有2000人,通过港澳进入的司乘人员约有8000人。所有入境的外籍司机原则上当天返回,实在有困难的在指定地点住宿。对国内从事国际运输的司机,要求备案管理,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同时,通过各种渠道走公路运输入境人员的信息和转运信息实现了全覆盖、全闭环、可追溯。   水运方面,我国正式开放的水运口岸共有128个,目前全部暂停旅客运输服务。目前,我国95%以上的国际货物通过水路运输,每天进入中国的国际货运航行船舶约为500艘次,在岗的船员7000人左右。   宋悦谦介绍,为确保国际货运畅通,所有国际航行船舶在预计到达中国港口口岸的48小时前,必须报告船员健康状况。当船方申报有船员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时,海关将采取锚地检疫的方式,要求在登临检疫结束前,任何人员和货物不得上下船舶。同时,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和实验室检测,分类处置,做好人员移交和信息通报,对船舶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对船上的废弃物实施无害化处理。   来华签证方面,3月28日0时起,我国暂时停止外国人持目前有效来华签证和居留许可入境。   国家移民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表示,对来华外国人入境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是参考了当前多个国家的做法,是不得已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据介绍,暂停入境的人员范围主要包括:持目前有效来华签证、居留许可、APEC商务旅行卡的外国人。同时我国还暂停实施口岸签证,24小时、72小时、144小时的过境免签、海南入境免签、上海邮轮免签、港澳地区外国人组团入境广东144小时免签,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广西免签等免签的政策。   此前,北京边检对四名违反隔离政策的外国人做出了不准入境的处理。对此,刘海涛表示,中外出入境人员要自觉遵守入境后集中隔离措施的规定要求,违反集中隔离规定私自出入境是违法行为,移民边检机关发现后将移交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上海用行动展现战“疫”速度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应对政策也在不断优化。3月27日,上海宣布从28日起,所有入境来沪人员一律集中隔离健康观察14天。   防控政策变了,相关举措也得抓紧细化跟进。上海普陀区集中隔离点指挥部领导班子第一时间拿出应对举措,不到3小时就细化落实了相关政策要求,6个小时组建出一个隔离点。   “在观察点改建过程中,各部门积极响应,全力支持。”普陀区卫生健康委主任邓海巨说,“之所以能快速消化最新规定,是因为4个集中隔离点陆续启用以来,经过60多天的探索磨合,隔离点指挥部已经有了一套可复制的方案。”   记者了解到,从接手到入住第一批客人,普陀长风三号隔离点仅用了6个小时。作为首个境外回国人士隔离点,3月17日上午紧急接到组建任务的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主任单函俊一边紧张地清退原有住客,一边同卫监所、酒店、公安、消防快速完成点位消杀工作。当天下午4点,隔离点就开门迎来了第一批隔离人员。   据介绍,普陀区长寿四号隔离点是3月24日傍晚6点前后正式宣布启用的。普陀长寿路街道办事处主任赵永尊说,那天晚上,隔离点负责人张峰被告知,第三隔离点还有最后7张床位,如果当晚来普陀隔离点入住的隔离旅客超过7人,四号隔离点就要被启用。   于是,张峰从傍晚等到凌晨,直至次日上午,第四隔离点终于迎来第一批隔离旅客。张峰的同事帮他算过,72个小时,张峰最多只睡了5个小时。   “不仅党员干部在带头,年轻的‘80后’‘90后’也在挑大梁。”赵永尊说,第四隔离点启用后,上海气温回升,酒店前台一位身着厚厚隔离服的“80后”姑娘,在工作中突然晕倒,在被送到医院治疗后,她不愿休息坚持重新上阵,“身着厚厚的隔离服,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出现头晕不适等情况并不鲜见,但他们只是短暂休息一下,便会回到岗位,没有人叫苦,也没有人请假”。   更令人动容的是,在克服重重困难的同时,隔离点的工作人员每天还会整理收集客人的诉求,以便更好地把握客人的健康和心理状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入境旅客在旅途奔波和转运等待后,难免会有些情绪。与此同时,在特殊时期隔离点的环境可能不能让所有客人满意,但我们都在努力提供更好的服务,也希望隔离旅客能够理解。坚持一下,14天很快就会过去。”邓海巨说。   让工作人员欣慰的是,大多数隔离点的客人素质都很高,都很理解工作人员的难处,也很配合工作,例如,一位从韩国回来的客人,因为吃不惯盒饭,又不想给隔离点添麻烦,便自己准备了14天的干粮。   “现在还无法确定所有隔离点的撤除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隔离点在一天,我们就会在这里坚守一天,严防疫情输入,保卫这座城市的安全。”一位隔离点工作人员说。

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应复尽复——武汉开发区强劲“重启”

  3月30日,在位于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风乘用车公司生产线过道上,一排排间隔有序的绿色塑料小板凳十分显眼。每一个小板凳上都贴有“主人”姓名、工位和编号。“从3月12日开始,我们就分阶段逐步推进复工复产,从每小时9台车,提升到现在的每小时30台车。”公司副总经理周德元说。   东风乘用车是东风汽车旗下自主品牌,由于主要市场在湖北,公司产销受疫情影响较大。“现在,除武汉、孝感外,我们200多家销售店中有95%已经恢复运营。”周德元介绍说,作为主机厂,东风乘用车正发挥龙头作用,拉动整条汽车供应链恢复生产。目前,东风乘用车一级供应商448家已全部获得复工审批,365家供应商已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武汉开发区以汽车为主导产业,拥有7家整车企业和5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供应链中都有着重要地位。截至3月30日,武汉开发区48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了应复尽复。东风系区内一级供应商中规上工业企业175家已全部开工,复工率100%。   为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武汉开发区专门成立了复工复产协调组,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对复工复产企业,原则上要求集中住宿、统一管理,并为企业筹集了宿舍2590间,共有床位数7367个。目前,已为纳铁福、采埃孚、提爱思等企业安排房间1331间。为服务企业复工,武汉开发区开发了“畅行顺风”微信小程序,为企业安排“复工通勤专车”,提供点对点员工复工交通服务。   武汉市委常委、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彭浩介绍说,该区出台了一批惠企政策,从减轻企业负担、加强金融支持、加大援企稳岗、强化产业扶持、优化政务服务等五大方面,推出18条措施,预计将拿出20多亿元财政资金帮扶企业。   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提振了企业化危为机的信心。“目前,我们已复工200多人,每天可以生产4万多件汽车发动机传感器。”位于武汉开发区的艾菲发动机零件(武汉)公司总经理李成告诉记者:“接下来随着上汽通用复工,产品需求量增大,我们还将加大原材料储备。”   “我们的产能已经恢复到平时水平的60%,日产量已超过1.5万套。下个月,到岗工人可达5000余人,将冲击月产峰值产能。”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向红向记者表示,为了早日复产,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克服了重重困难。该工厂拥有80家供应商,全部位于湖北省内。在各级、各地政府的协调下,这些供应商也获得了复工批准,目前产能已恢复至73%。

全国工业基本面初步实现稳定

  在3月30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3月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明显好于前两个月,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稳步回升。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工业经济的影响总体可控,不会改变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   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达到98.6%和89.9%,中小企业复工率也已达到76%,开工步伐明显加快。   以大带小推动复工复产   应对疫情影响,工信部正按照“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思路,全力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重点行业如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公用事业、春耕备耕、外资外贸、高技术产业等,加速提高复工复产整体效益和水平。其中,钢铁、电子行业复岗率均超过90%,纺织、汽车、机械、轻工等行业复岗率在70%至90%之间。   龙头企业对产业链协同至关重要。据介绍,工信部在前期推动51家大型龙头企业和730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基础上,又分2批梳理了41家龙头企业、379家核心配套企业,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方式解决企业困难,推动产业链协同复产。目前,92家龙头企业共带动上下游40余万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复工率分别达到99.6%和91%,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1.8个和2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作为全国汽车、制药、电子、船舶、化肥等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也超过95%,人员平均复岗率约为70%,工业生产秩序进一步恢复。   “总体来看,全国工业基本面初步实现了稳定。”辛国斌说。   加固做强重点产业链   “我们将通过对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链的固链强链,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辛国斌说。据介绍,工信部着力抓好全产业链协同复工“一个面”,打通重要物资和人员返岗运送“两条线”,聚焦企业生产保障、产品审查、资金需求“三个点”。自2月19日至今,汽车行业企业整体开工率已由60%左右提升到97%,员工复岗率由50%左右提高到82%。   对接联系15家重点整车企业,工信部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健全包含交通运输部、人民银行等部门,以及26个地方工信部门的综合协调机制。自2月19日起,15家重点企业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供应链企业复工复产问题,涉及26个省份、1300多家企业。经过协调,上述所有供应链企业已全部实现复工复产。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产业链较长的特点。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许科敏介绍,工信部不仅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推进跨区域、全产业链复工复产,还协调解决防疫物资需求。目前,电子信息行业平均复岗率已达95%。中芯国际、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企业复岗率超过90%;华为已全面复工,复产率稳定在90%;富士康27个主要厂区已复工81万人,整体复工率93.7%,近百家核心配套企业都已复工复产,带动上下游1万余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稳定了全球供应链。   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介绍,截至3月29日,我国中小企业复工率已达到76.8%。   此外,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呼吸机主要生产企业第一时间都恢复了生产。截至3月29日,主要呼吸机企业累计向全国供应呼吸机2.7万多台,其中有创呼吸机3000多台。我国有创呼吸机生产企业共有21家,其中8家企业的主要产品取得了欧盟强制性CE认证,约占全球产能五分之一。目前已签订单量约2万台,每天还有大量的国际意向订单在洽谈。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国,维生素、抗生素、解热镇痛类等原料药国际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目前,相关企业复工复产率和主要产品达产率均在80%以上。

کورونا وائرس سے لڑنے والے برطانیہ میں مقیم تین ڈاکٹرز جو اپنی جان کی بازی ہار گئے

ڈاکٹر حبیب زیدی ملنسار ہونے کی وجہ سے نہ صرف ساؤتھ اینڈ میں بلکہ انگلینڈ کے ڈاکٹروں اور خاص ک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