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March 2020

发放“消费券”应量力而行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促进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是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的关键举措。各地各部门应落实好中央已经出台的扩大消费措施,并支持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务实管用措施,促进我国消费市场和活力逐步恢复。今日起,经济日报推出“让消费热起来”系列评论。   日前,江苏南京、山东济南、浙江宁波等地宣布向市民发放消费券,河北、辽宁等地政府还专门发文鼓励发放消费补贴,一时间“消费券”成了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之一。   有舆论认为,发放消费券有助于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复苏、提振市场信心。也有观点认为,在地方财政自身压力较大情况下,大规模派发“消费券”或“消费补贴”的做法不太实际,容易造成财政过度透支,引发更多社会问题。   作为经济特殊时期政府发放的一种专用券或支付凭证,发放消费券的本意在于刺激消费、提振信心。因消费券只用于特定领域且有一定期限,其对相关行业的支持精准直接,容易见效。从这个意义上看,发放消费券已成为特殊时期促消费、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工具之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前2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在此情况下,一些地方采取了发放消费券或消费补贴的措施,旨在通过引导刺激被抑制的消费,推动形成现实购买力,帮助第三产业尽快渡过难关。   从短期看,发放消费券确实能够刺激短期消费回升。作为应对疫情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相信随着这些举措落地实施,会对当地恢复消费产生积极作用。但是,消费券并非一种完美无缺的刺激手段,如果使用不当,同样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比如,增加了地方财政压力、抬高了需求拉动型通胀风险等。对此,要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既不能一哄而上、盲目效仿,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搞一刀切。   在各地实践中,也要善于趋其利避其害,最大程度发挥其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结合当地实际,综合考虑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科学研判消费券发放的可行性;另一方面要把发放消费券这件好事办好,平衡好各方利益诉求,让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真正从中受益。   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从长远看,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不会一蹴而就,而且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优化市场供给、营造消费生态、推动消费扩容提质、提升消费领域治理水平等方面形成合力,需要在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方面持续发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消费工作,去年以来先后部署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近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从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了19项政策举措,为今后一段时期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制定了明确的路线图。   无论是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更好发挥消费“压舱石”作用,齐抓共促扩大消费已成各方共识。当务之急,就是要在落实好既定扩大消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分级分类复工复产,积极做好稳就业工作,通过推动经济平稳增长,从根本上提升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

地方债加快发行 资金投向更合理

  今年财政部地方政府债券工作启动更早,更加及时有效。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如何更好发挥地方政府债券特别是专项债作用备受关注。财政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3月20日,全国各地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已达14079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76%。其中,一般债券3846亿元,占69%;发行专项债券10233亿元,占79%。   “今年财政部地方政府债券工作启动更早,更加及时有效。2019年第一批专项债于1月22日发行,2020年第一批专项债在1月2日就开始发行。”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郑春荣说。   据悉,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已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8480亿元,其中一般债券5580亿元、专项债券12900亿元。   据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介绍,今年地方债发行进度加快,截至3月20日,已经有9个地区(北京、天津、辽宁、宁波、福建、江西、广东、四川、云南)完成了提前下达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   “由于财政部下达提前批准地方债时间更早、额度更多,这使得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量明显增加。”郑春荣分析,债券期限更加合理。统计显示,截至3月20日,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为16.2年,与往年相比债券期限与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限更加匹配。其中,10年期以上长期债券发行12131亿元,占86.2%。   郑春荣认为,长期限地方债占比大幅度上升,地方债主动拉长期限,匹配政府基建项目周期,同时完善地方债的偿还结构,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悉,今年以来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同时,各地用于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的债券规模达到1200亿元,这将带动相当大的社会资本,扩大有效投资。”宋秋玲说。   记者了解到,各地债券发行资金有力支持了重点项目。比如,截至3月3日,河北已累计发行政府债券618亿元,支持了2022年冬奥会赛区基础设施、京张高铁、石衡沧港城际铁路、滹沱河生态治理、正定自贸试验区等重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1214个,切实发挥了债券资金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作用。   郑春荣分析,今年以来专项债用途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收费公路、生态环保等民生领域,资金投向更加合理。   “近期以来,我国央行向市场大量投放流动性,市场资金面充裕。同时,面对疫情影响,一些机构加大了对债券的配置以避险。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期限虽然较长,但发行平均利率保持较低水平。”郑春荣说。   目前,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高度关注。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也反映出我国医疗、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领域仍有提升空间。“从稳增长和补短板角度看,预计上述几大领域将成为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投向的主要方向之一。”郑春荣表示。   郑春荣认为,从操作层面来看,专项债可用作项目资本金,通过加杠杆撬动基建,“预计今年各地将结合专项债募集资金用途的结构性改善,更多地把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增强专项债撬动基建的能力”。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指导地方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同时按照‘资金、资源跟着项目走’原则,督促各地和项目单位加快新增债券使用,发了债券必须赶紧用,及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尽快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宋秋玲说。

CPI和PPI“剪刀差”为何扩大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国内实体经济发展面临需求不足挑战,导致PPI同比处于跌势。而从CPI看,同比涨幅居高不下,主要由于猪肉等个别食品供需出现阶段性紧张所致。专家建议,我国仍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要积极扩大内需,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是衡量物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一个经济体是否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重要依据。   然而,由于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在现实经济生活中,CPI和PPI走势很多时候并不一致。特别是2019年下半年以来,CPI同比涨幅扩大,PPI总体上处于下跌通道,二者“剪刀差”持续扩大。   这两个衡量物价水平的重要指标发生明显背离,物价到底是涨了还是跌了?“剪刀差”背后蕴藏着哪些重要信息?二者背离将从哪些方面影响经济运行?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影响因素有不同   2019年前两个月,我国CPI同比涨幅逐月收窄,进入3月份以来涨幅持续扩大,今年以来则进入“5区间”。PPI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同比涨幅持续回落,尽管个别月份略有反弹,但总体上处于下跌通道。   CPI和PPI呈现不同走势,二者“剪刀差”也在持续扩大。2018年12月份,CPI同比涨幅比PPI高出1个百分点。此后,二者涨幅差距持续扩大,去年10月份以来扩大至5个百分点以上。   “CPI和PPI同比涨幅出现‘剪刀差’,主要由于影响二者走势因素不同。”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国内实体经济发展面临需求不足的挑战,导致PPI同比处于跌势。从CPI看,其同比涨幅居高不下,主要由于猪肉等个别食品供需出现阶段性紧张所致。   “如果传导渠道顺畅,CPI和PPI走势应该趋同或者有较强相关性,但事实并非如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分析,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驱动CPI同比涨幅扩大的主要因素是供给侧扰动,特别是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上涨推高CPI同比涨幅。如果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核心CPI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远远谈不上通胀。PPI同比下跌,则主要受经济下行压力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跌势影响。   “今年2月份,受疫情防控影响,工业企业停工停产,PPI同比由上涨转为下跌。广大群众选择少出门,但由于对肉蛋菜等食品的刚性需求,采购更集中,采购量加大,加之食品受物流等因素影响,供给趋于紧张,推动了CPI同比涨幅处于高位。”唐建伟说。   唐建伟还表示,在构成CPI的商品和服务中,上下游市场化程度高,上游环节成本变化容易向下游甚至是消费者传导。在工业品领域,下游产能规模大,竞争充分,但上游原材料市场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容易带来CPI和PPI的“剪刀差”。   “物价‘剪刀差’主要受猪肉价格走高、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及我国上下游价格传导不通畅影响。”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分析,2019年以来,受猪肉供需缺口扩大,猪肉价格飙升带动消费者物价大幅上升;果蔬等食品及服务价格增长整体温和。从PPI看,虽然与内需偏弱有关,但更主要是受全球需求疲弱影响。全球需求增长疲弱,拖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影响了国内PPI走势。   不存在“滞胀”基础   CPI和PPI相背离,特别是最近几个月CPI同比涨幅进入“5区间”,PPI连续多月同比下跌,加之今年前两个月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放缓。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将出现“滞胀”。   “所谓‘滞胀’,是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期内出现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物价反常走高的情况。但是,2019年我国经济增速为6.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就业形势向好,传统动能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新动能加快成长,经济发展潜力不断释放,并不存在所谓的‘滞胀’基础。”周茂华说。   “从物价看,我国CPI同比涨幅扩大,主要受个别商品价格波动影响,物价不存在全面上涨的基础。而且,近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明显放缓,但这主要受疫情影响,并非内生动力不足所致。”徐洪才说。   在唐建伟看来,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判断是否“滞胀”需同时满足3个标准。一是经济停滞或出现负增长;二是出现明显通货膨胀,通胀水平达到两位数以上或高于经济增长率;三是失业率高企。从这3个标准来衡量,我国主要经济在个别月份的波动,并不是典型“滞胀”。   多位经济学家认为,仅凭CPI同比涨幅扩大和PPI同比下跌,不能简单得出中国经济“滞胀”的结论。不过,CPI和PPI“剪刀差”持续,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经济运行带来影响。   徐洪才分析,CPI同比涨幅持续扩大,意味着银行存款实际利率降低,会影响到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进而影响消费。PPI同比持续下跌,则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会收缩,融资成本和杠杆率会上升,对进一步扩大投资形成抑制。   CPI与PPI如果长期形成较为明显的背离,也会加大宏观调控难度。“PPI如果持续下跌,意味着工业部门持续低迷,企业经营业绩下滑,需要宽松政策支持。不过,宽松政策又容易引发消费端通胀,甚至使一些局部性风险持续积累。”周茂华说。...

中经观点:审慎评估风险 切忌盲目扎堆回国

  近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持续蔓延,不少身居海外的留学生和华人华侨选择返回国内,掀起了一波“归国潮”。   部分国家和地区疫情严重,留学生和华人华侨产生恐慌心理在所难免,迫切希望回到祖国怀抱的心情可以理解,尤其是对于许多年纪尚小的留学生而言,亲人朋友都在国内,“回家”成为此时涌入他们脑海的第一选择。毕竟,中国的抗疫成效有目共睹,归国让人更加安心一些。   但是,归国与否仍需要理性思考、多方权衡。归国毕竟路途漫长,长途飞行身体劳累,且需要在人流密集的机场、码头转机,机舱、船舱等密闭空间人员也比较密集,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感染风险。而且,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多个国家采取了严格的入境管控和检疫措施,已发生多起中国公民过境转机时因航班取消、体温偏高等多种原因滞留在中转地。更别提现在回国的机票一票难求、价格飞涨,还随时可能被取消,回国成本陡增。为此,中国外交部发布安全提醒,建议中国公民近期避免非必要的国际旅行,遵从世卫组织和专家建议,减少移动,加强防护,确保自身安全和健康。国内多个地方的疾控中心也建议,如非十分必须应暂停回国或赴有疫情国家、地区的出行安排,减少长途旅行带来的感染风险。   对留学生群体而言,此时归国是否会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尤其需要理性考虑。每个留学目的国、每所学校推出的防疫措施并不相同,每名学生面临的情况也千差万别,需要结合自身情况作出理性判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就表示,“不管回不回,你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疫情要持续多长时间?回来是不是决定再也不回去了?如果疫情要延缓半年呢?你读书工作都不要了?第二,如果不回来待在那里怎么办?”这两个问题值得每一位留学生认真考虑,结合未来的人生规划审慎决定。   无论归国还是留在原地,严密做好防护都是第一位的。保护好自己不生病、不感染,才是当务之急。如果选择留在国外,那么应该遵守当地防疫法规和相关措施,尽可能地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戴口罩,最好居家不出门,降低感染的风险。   对于确有归国需要的人员,祖国的大门是敞开的。不过,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是中国当前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内已全面加强入境健康管理,海关、边检对入境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各地已出台严格、具体的防控措施。对此,包括归国人员在内的各方应当理解与配合。归国人员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做好在有关国家接受严格检疫的准备,旅途中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决不能隐瞒病情和接触史。也要做好归国后被隔离的心理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在疫情面前,共同配合防控、遵守规定,海内外中华儿女才能一道共克时艰。

有些借款产品真能不上征信吗

  疫情之下,借款人资金流紧张,逾期压力大,这时,发现逾期上征信成了脖子上的枷锁,开始放大征信的负面意义。在一些借款人看来,贷款上征信,不外乎是方便银行做风控罢了,于借款人而言,是额外负担,是一道随时可能勒紧的枷锁……   不仅如此,在选择贷款产品时,有的借款人开始戴上有色眼镜,把贷款产品区分为“上征信产品”和“不上征信产品”,对于前者,能避则避,对于后者,宛如心头爱。更有些借款人,为了不上征信,甚至连送到手的“红包”都不要……   这样的行为到底对不对?为啥有些借款产品可以不上征信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贷款上征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简单来讲,就是借款人在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后,其贷款信息,如金额、期限等,还有还款记录和是否逾期等,被上报至征信系统,并在以后供其它金融机构合法查询使用。”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表示,广义上的“贷款上征信”是指贷款信息被记录并查询,这种记录不仅包含央行征信系统,还包括百行征信以及其它提供大数据服务的公司。而狭义的“贷款上征信”即是一般所说的贷款信息报送至央行征信系统。   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贷款信息上报至央行征信系统是基本的法律要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3号令《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个人信用数据库标准及其有关要求,准确、完整、及时地向个人信用数据库报送个人信用信息;以及遵守银保监会在2010年发布的《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贷款人应建立和完善借款人信用记录和评价体系。定期跟踪分析评估借款人履行借款合同约定内容的情况,并作为与借款人后续合作的信用评价基础。   “当然,这些办法及规定除了适用于银行外,同样适用于消费金融公司等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专门从事信贷业务的其他金融机构,即持牌机构。因此,对于正规持牌机构,从事信贷业务、贷款上征信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黄大智说。   除此之外,信用信息的记录是“用信”的基础,不管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想要用信,必须首先有信用信息可用,将信贷信息报送至征信系统,是建立个人信用信息记录的关键一步。   那么,为什么同样是借款产品,有的产品上征信,有的产品可以不上征信呢?对此,黄大智表示,持牌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产品不上征信原因有三:一是新成立的法人银行没有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系统、数据量、人员等都有较高要求,必须具备一些条件才有可能正式接入。二是已经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因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被暂停接入。三是个别信贷产品不在个人信用报告里记录,如公积金贷款,过去曾经有部分该类产品不纳入个人征信中。   “所以,对于正常、合规的机构与产品而言,基本很难出现贷款不上征信的情况。而对于其他的网络借贷、小额贷款等产品,因为不持牌或者资质不够,因此没有接入征信系统。同时,贷款不上征信又相当于增加了贷款平台的风险,相应的贷款产品利率也会更高、额度更小,以减小其发放贷款的风险。”黄大智表示,其实,不上征信并不意味着借款人的借贷信息就无法查询——除了央行的征信系统外,百行征信以及各类信贷信息数据库,也是金融机构评判用户信用水平的重要补充手段。   例如,金融机构通过购买网贷平台、小贷公司等平台借贷信息的数据库服务,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借款人在央行征信系统外的信贷情况,综合评定借款人的借款请求。因此,那些认为不上征信的借款就不会影响以后车贷、房贷等银行贷款产品的想法并不可取。

真诚帮助湖北务工人员返岗复工

  据报道,近日湖北多地“点对点”包车在某市被拒之门外,让不少湖北外出务工者感到“心酸”,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相关工作人员对此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当地还在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仍然采取比较严格的防控措施。这一解释有一定道理,但当地对“点对点”车辆“不查证件”,“怕人多、怕感染”,就实施“直接劝返”,这显然还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此前疫情严重地区的返岗群众。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湖北人民同全国各地救援力量和爱心人士一起,打响了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有力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势头。3月18日至20日,湖北省连续3天新增确诊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双双为“零”,武汉以外的湖北16地市州连续十几天无新增病例。在抗疫过程中,湖北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付出了极大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全国各地、全社会应该感谢并善待湖北人民。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很多回到湖北家乡的务工人员在家隔离长达五六十天,没有收入,还要应对一家老小的日常开销,面临着不小的经济压力。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及时让符合健康条件的务工人员回到务工城市上岗就业,有利于这个群体增加收入、减轻压力。而且一些东部城市在复工复产中遇到了招工难问题,岗位在等人。不管从哪个角度上讲,大家都应热情对待湖北务工人员,积极做好相应对接服务,没有理由拒绝湖北务工人员。这也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必然要求。   3月1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武汉市要逐步推进复工复产,湖北省其他地区要稳妥有序解除管控措施,湖北省要同有关省份主动对接,做好“点对点、一站式”输送返岗、外地滞留在鄂人员返乡等工作。3月19日召开的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低风险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必要的健康证明要做到全国互认,不得再设置障碍,不对人员采取隔离措施。各地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积极担当作为,拿出切实支持举措,支持英雄的湖北人民返岗复工,绝不能因为怕人多、怕感染、怕担责而推诿扯皮。   除了敢于担当作为、加强协调对接,各地尤其需要用好科技手段,为包括湖北外出务工人员在内的各类务工人员,及用工单位、用工城市复工复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同时,外出务工人员也要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务工地疫情防控管理要求,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做到健康返岗、安全上岗。(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马洪超)